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县锚定“打造平原风貌乡村振兴片区XX样板”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产业为要强实力、生态为基亮底色、文旅融合增动力,着力建设“古镇林海ּ画乡鲤都”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业丰、林茂、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XX样板新高地。片区内三十里铺镇被省委、省政府授予“XX省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称号,被认定为首批全省乡村振兴XX样板省级示范区,XX镇获评全省农业产业强镇。
一、聚焦产业带富,激活乡村产业“新 ……略…… 平台,推广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做大做强花生产业,试验推广玉米花生间作“3+6”新模式,通过玉米缩行增株、科学密植,比传统种植模式增收近1000元,实现“沙地”变“良田”。
二、聚焦生态和美,提升乡村建设“新风貌”。深入实施“绿满XX”专项行动,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绿化景观生态功能、服务设施,擦亮乡村振兴生态底色。一是让道路“净”起来。针对“村头荒”、坑塘、“残垣断壁”等进行全域治理,大力实施硬化、亮化、净化、绿化、美化“五化工程”,打造绿、亮、净、畅、美的乡村新环境。实施“一路一景”道路绿化改造提升,片区内国省道、县乡道两侧种植乔灌木及海棠、紫叶李等10余种彩叶观花植物,形成“一眼净、两侧美、全路畅”的通行环境。二是让农田“靓”起来。立足片区黄河故道土壤特性,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万亩,全部配备滴灌式水肥一体化设施,采用“起垄—覆膜—单粒精播—膜下滴灌”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满足沙壤土种粮需求,实现全程机械化,人工、水、药、肥成本节省70%。三是让林场“美”起来。抓住XX林场灾后建设机遇,转变原有纯林造林模式,新造林15万株,植树100余种,灌木以及花草等地被种植4000余亩,建成使用场区环绕道路31公里,推动林场生态资源与旅游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同时,针对XX林场背靠马颊河却长年缺水的问题,实施5公里“引马入林”水系工程建设,解决水源问题,助力林场生物多样性。
三、突出农文旅融合,塑强片区发展“新优势”。依托片区内书画、锦鲤、林场等特有资源,大力培育“美丽乡村+农文旅”新业态,推动形成“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是打造农耕文化体验游。打造黄河故道特色农耕研学教育基地,建设非遗农产品会客厅、花生小院、共富工坊等“特色场景”,通过开发乡村休闲游、农时农事游,发展线上线下展销、传习制作非遗产品等,可带动村民增收10万余元。二是打造民俗文化研学游。充分利用国画大师李苦禅和著名画家孙大石故里的文化底蕴,大力传承弘扬非遗文化,打造笔墨纸砚展厅、家风家训馆、苦禅故居等场景,开展书画交流、麦秸画、拓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