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全域标准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全域标准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全域标准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全域标准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战略部署,总结我市标准化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标准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重点企业代表以及标准化领域专家学者。刚才,X市场监管局、X县、X企业等单位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经验,也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全域标准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全域标准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而标准化正是实现这些理念的重要技术支撑。从我市实践来看,标准化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例如,X县食用菌产业通过构建192项标准构成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实现了“生产工厂化、品种多样化、管理标准化”,年产值突破35亿元,带动20多家示范企业发展,这正是通过标准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主持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607项、行业标准725项、省级地方标准637项,这些标 ……略…… 。202x年,全市标准化专项资金规模较202x年增长120%,政策激励效应持续释放。

  3.夯实标准化创新基础

  我市积极探索主导与市场自主制定相协同的标准体系,截至目前,自我声明公开团体标准829项、企业标准19976项,建成国家级标准化试点27项、省级65项。值得一提的是,X银行于202x年获评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成为山东省首家获此认证的银行机构,其“数字化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入选省级试点,连续两年登顶全国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榜单,为服务业标准化树立了标杆。

  (二)创新工作模式,打造特色标准化创新平台

  1.农业标准化: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在县食用菌产业中,通过建设标准化试点、示范区和服务推广平台,培育了友和、利马等20多家规模化生产主体,形成了从菌种培育、种植管理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标准体系。该产业已开发金针菇、双孢菇等20多个品种,202x年实现产值35亿元,带动就业1.2万人。202x年9月,国家农业农村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观摩活动在县召开,其“1+1+N”平台建设模式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高度评价。

  X县大蒜产业则通过创建国家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构建了涵盖16个领域、343项标准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立了标准信息数据库,实现了从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到检验检测、市场交易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目前,X县大蒜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年加工能力达120万吨,出口额占全国的70%以上,标准化成为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金钥匙”。

  2.工业标准化: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山东航天正和电子有限公司聚焦关键领域技术瓶颈,加快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推动成果转化。在某核心电子元器件领域,该公司主导制定行业标准3项,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市场占有率从202x年的15%提升至202x年的42%,年产值突破5亿元。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山东省绿色墙材智能化装备技术标准创新中心,整合了20家上下游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创新联合体,主导制定省级地方标准5项,推动绿色建材装备产业年产值增长30%。

  (三)强化试点带动,推动标准化与各领域深度融合

  1.标准化支撑科技创新

  我市印发《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城市试点项目工作方案》,在X高新区建设专利标准融合创新示范区,选取25家试点企业和工程机械产业开展融合试点。通过政策引导,202x年全市企业专利转化为标准的数量同比增长45%,其中X工程机械企业集团将32项核心专利融入国家标准,带动产品技术指标提升20%,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试点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平均达5.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2.标准化引领产业升级

  起跑线家庭服务集团自20xx年开展婴幼儿托育服务标准化建设,累计服务婴幼儿5.4万余人次,带动15万人次就业。该集团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形成的托育标准化服务模式获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肯定,累计接待全国考察团170余批1300余人,成为服务业标准化的典范。山东医安康医疗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医疗辅助服务行业唯一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单位,构建了“院内+院外”一体化护理服务标准体系,主持制定山东省地方标准《医疗辅助服务指南》,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服务覆盖全市20家三级医院,年服务量超100万人次。

  三、明确目标任务,全面开启标准化创新发展新征程

  (一)实施“标准化+”战略,构建全域标准体系

  1.推动标准化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聚焦“231”产业集群,重点在工程机械、高端纺织、新能源等领域布局标准体系建设。到2025年,力争新增国家级标准化试点15项、省级试点50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2-3项、国家标准50项以上。支持工程机械企业集团等龙头企业牵头制定行业“领跑者”标准,推动“X制造”向“X创造”转变。在县、X区等农业主产区,扩大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新增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试点10项,打造10个产值超10亿元的标准化农业产业集群。

  2.推进标准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发展

  在服务领域,完善“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标准体系,推动服务事项标准化覆盖率达100%,审批时限再压缩30%。在社会治理方面,制定社区网格化管理、矛盾纠纷调解等地方标准,在X区、X县开展基层治理标准化试点,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在公共服务领域,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标准制定,202x年底前出台《居家养老服务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等10项地方标准,提升服务均等化水平。

  (二)强化创新驱动,建设标准化发展新高地

  1.打造标准化创新平台集群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