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县“三老”优抚对象个性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县“三老”优抚对象个性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三老”优抚对象个性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优抚对象关爱服务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私人订制”服务试点经验,分析当前工作短板,全面部署下一阶段服务提升工作,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县的优抚服务网络,切实提升老复员军人、老退伍军人、老烈士遗属的生活品质和荣誉感。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民政局、财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同志,各街道(乡镇)分管领导、民政办主任,以及社区服务机构代表、优抚对象家属代表等。刚才,X街道、X镇作了试点工作汇报发言,分享了“微心愿”摸排、个性化服务对接等具体做法,内容详实、措施有力,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学借鉴,将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全县面上工作的实效。下面,结合我县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做好“三老”优抚服务的重要意义

  (一)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高度,认识服务工作的历史 ……略…… 略价值

  优抚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县已建立“主导、社会参与、专业运作”的服务机制,但仍存在“三个不匹配”:一是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度不足,常规化养老服务难以满足优抚对象的特殊需求;二是部门协同与资源整合不充分,民政、退役军人事务、卫健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完全打通;三是服务专业化水平与群众期待有差距,具备优抚服务专业资质的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X%。而XX区通过购买服务,引入家专业养老机构,培训名持证护理员,实现了服务精准度和效率的双提升。这启示我们,只有将优抚服务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创新服务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才能构建起覆盖全面、响应及时、专业高效的服务体系,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聚焦精准服务,全面落实“私人订制”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

  (一)构建三级联动的需求摸排机制,确保服务靶向发力

  一是建立“社区网格—街道(乡镇)—县级”三级排查网络。社区网格员每周入户走访不少于次,使用《优抚对象需求登记表》记录生活照料、医疗健康、精神慰藉等6大类需求,如社区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老复员军人有书法创作需求,及时上报街道汇总。二是推行“动态更新+定期研判”制度。每月5日前,各街道(乡镇)召开需求分析会,对辖区名优抚对象的需求进行分类梳理,分为“紧急需求”“常规需求”“发展需求”三类,其中紧急需求如医疗救助需在3个工作日内响应。三是搭建“线上+线下”双渠道反馈平台。开发“优抚服务需求”小程序,优抚对象或家属可在线提交心愿,线下在社区群服务中心设置“心愿墙”,由专人收集整理。202x年年底前,要实现全县个社区(村)需求摸排全覆盖,建立动态需求台账份,确保需求响应及时率达100%。

  (二)打造多元供给的服务实施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效能

  一是深化“基础服务+个性订制”模式。在落实每月30小时助餐、助浴等基础服务的同时,针对个性化需求制定“服务套餐”。例如,对有医疗需求的名老人,协调县医院开通绿色就诊通道,安排家庭医生每周上门巡诊;对爱好文化活动的名老人,组织“红色文化进社区”活动,邀请他们担任故事宣讲员。二是创新“慈善资金+社会力量”投入机制。设立县级“优抚关爱基金”,每年从福彩公益金中提取万元,联合企业、慈善总会等社会力量,202x年已募集资金万元,用于满足“微心愿”。如用万元为名听力障碍老人配备助听器,用万元为名独居老人安装智能监护设备。三是建立“专业机构+志愿队伍”服务网络。引入家具备养老资质的服务机构,培训名专业护理员,同时招募名退役军人、教师等组成“优抚志愿服务队”,开展“一对一”陪伴服务。街道志愿者每周为老烈士遗属大娘读报、代购药品,已坚持2年,成为服务典范。

  (三)完善全程闭环的质量_机制,确保服务落地见效

  一是制定《优抚个性化服务规范》。明确服务内容、流程、标准,如“微心愿”从接收到实现不超过15个工作日,服务完成后需由优抚对象或家属签字确认。二是建立“双评估”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每季度对服务满意度进行测评,同时开展优抚对象“服务之星”评选,将街道“心愿管家”、镇护理员等先进典型作为榜样推广。三是强化监督问责。县民政局成立督导组,每月抽查X%的服务对象,对服务不到位的机构扣减服务费用,对推诿扯皮的单位通报批评。202x年上半年,已对家服务质量不达标机构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问题项,服务投诉率同比下降X%。

  三、强化责任担当,凝聚优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合力

  (一)压实属地管理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