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我区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工作情况,特别是针对当前网络餐饮安全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强化工作举措,切实保障全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区网xb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街道(镇)食品安全分管领导以及部分餐饮企业代表。刚才,X部门、X街道(镇)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信心
近年来,我区始终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坚持“四个最严”要求,不断强化监管措施,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全区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在食品生产环节,我们通过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提升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家食品生产企业中,%以上能够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组织生产,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X%以上。在食品流通环节,我们以农贸市场、超市等为重点场所,加强对食品进货 ……略…… 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生产出来的食品质量难以保证。在食品流通环节,个别农贸市场、小超市存在销售过期变质食品、“三无”食品的情况。据统计,今年以来,我们共接到关于销售过期食品的投诉举报起,查处相关案件起。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我区食品安全的整体形象。
三、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一)加强网络餐饮服务全链条监管
1.强化入网审查: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外卖平台,进一步严格入网餐饮单位的审查标准和程序,确保入网餐饮单位证照齐全、合法合规经营。外卖平台要建立健全入网餐饮单位资质审核制度,明确专人负责资质审核工作,对申请入网的餐饮单位,要认真核查其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确保证照信息与实际经营情况一致。同时,要定期对已入网餐饮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查,对证照过期、经营地址变更等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不合格餐饮单位继续在平台上经营。
2.规范食品加工过程:督促入网餐饮单位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加强对食品原材料采购、储存、加工、制作等环节的管理。要求餐饮单位建立食品原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加强对食品加工场所环境卫生的管理,定期对加工设备、餐具等进行清洗消毒,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符合卫生要求。严禁餐饮单位使用过期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材料,杜绝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3.加强配送环节管理:推动外卖平台和餐饮单位加强对配送环节的管理,规范配送容器的使用和清洁消毒,推广使用食品封签,防止食品在配送过程中受到污染。外卖平台要对配送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配送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水平。要求配送人员在配送食品时,要保持配送容器的清洁卫生,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要求进行配送,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同时,要鼓励配送人员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平台和监管部门报告。
(二)深化食品生产流通领域专项整治
1.开展小作坊、小摊贩专项整治: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集中区域为重点,开展小作坊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小作坊的日常监督检查,督促小作坊改善生产条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提高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水平。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的小作坊,要依法责令其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同时,加强对小摊贩的管理,划定经营区域,规范经营行为,要求小摊贩亮证经营,确保所售食品的质量安全。
2.加强农贸市场、超市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对农贸市场、超市的巡查力度,重点检查食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食品储存、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情况。督促农贸市场、超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管理。加强对生鲜肉品、蔬菜、水果等重点食品的抽检监测,增加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及时发现和处置不合格食品。严厉打击销售过期变质食品、“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维护食品流通市场秩序。
(三)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1.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的全过程信息化监管。通过信息化平台,实时掌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信息、监管数据、检测结果等,提高监管工作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同时,推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2.强化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大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投入,完善检验检测设备设施,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加强对食品检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升检验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优化食品抽检计划,合理安排抽检任务,扩大抽检覆盖面,提高抽检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加强对检验检测结果的分析运用,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3.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人员的法律意识、业务水平和能力。严格落实行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