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推进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当前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的推进成果,深入剖析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和重点任务,动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领导、区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镇(街道)主要领导以及重点项目实施企业代表。刚才,区农业农村局就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推进情况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的重大意义
盐碱地综合利用不仅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我国盐碱地总面积广阔,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对于挖掘耕地潜力、增加粮食产量具有不 ……略…… 作,为后续农作物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技术创新成果显著。项目聚焦“改地”“提链”“选种”“改种”等方向,采用“封域双层真空负压阻控综合技术”等物理排盐专利技术措施。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指出,该区域原来是种植水稻,后改为旱田出现返盐现象,含盐量在5‰左右,通过运用新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地下咸水,使中重度盐碱地治理后达到高标准农田产能标准。治理后的园区,不仅可以实现旱作农业的正常运作,棉花、大豆、高粱、玉米、小麦等农作物都能良好生长,还将打造成为盐碱地改良的示范样板。
三是种植模式不断创新。项目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盐碱地特点,开展多种农作物的小区机械化轻简化种植。在示范园内,将分别进行小麦、大豆、水稻、玉米、高粱、油菜、芝麻等农作物种植试验,全面探索适合盐碱地的种植模式。永安镇副表示,示范园的定位就是打通群众和高科技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能够直观看到耐盐碱作物的生长过程、适合盐碱地的种植模式、种子以及改土改水技术,将科技成果切实转化为群众可直接利用的生产模式。
三、正视存在问题,精准剖析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难点
尽管我们在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技术推广存在瓶颈。虽然我们在盐碱地改良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但部分先进技术在向广大农村地区推广时,面临农民接受度不高、技术操作复杂等问题。例如,一些新型的土壤改良剂和种植技术,由于农民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担心投入成本高、效果不佳,导致推广进度缓慢。据调查,在部分乡镇,新技术的推广覆盖率不足30%,远远无法满足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需求。
二是资金投入压力较大。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从土地整理、设备购置到技术研发、种植补贴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资金保障。目前,项目资金主要依赖财政投入和部分社会资本,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以垦利区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园项目为例,虽然总投资达1.63亿元,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仍存在资金周转紧张的情况,影响了部分工程的进度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
三是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农业、水利、土壤等多领域的专业人才。然而,目前我区从事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足,且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年龄老化、知识更新缓慢,难以适应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需求。同时,由于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不高,难以吸引高校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投身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大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一方面,要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盐碱地改良技术攻关,针对我区盐碱地的特点,研发更加高效、实用的改盐技术和种植模式。另一方面,要强化技术推广服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服务队,深入各镇(街道)、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通过现场示范、案例讲解等方式,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开展技术培训XX场次,培训农民XX人次,确保新技术能够在广大农村地区落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