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总结我市算力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推动全市算力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参加今天的会议有、相关领导同志,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全市重点算力企业、科研机构代表等。刚才,市工信局、X、X科技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既总结了经验,又提出了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算力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算力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我们发展算力产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从全球范围来看,算力产业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175ZB,较202x年增长6倍以上,而算力需求将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大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投入,美国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入1000亿美元建设全国性算力网络,欧盟启动了“数字欧洲计划”,投入超过90亿欧元用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算力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
从国内发展来看,各地都在抢抓算力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就拿武汉来说,其算力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汇聚武汉及省内13个市州的41家算力服务商,上架400余项算力产品,涵盖通算165万核、智算7909P、超算86P,初步具备了“算力市场”“算力社区”“政策发布”“算力券发放 ……略…… 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在中心城区,要重点建设高密度、低时延的边缘计算节点,满足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需求;在县、区等区域,要依托其土地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足的优势,建设大型数据中心集群,打造规模化的算力供给基地。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沟通协调,推动算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算力网络。据统计,目前我市数据中心总装机容量为兆瓦,仅占全省的%,与我市的经济地位和发展需求不相匹配。下一步,我们要力争到2026年底,全市数据中心总装机容量达到兆瓦以上,其中超大型数据中心占比达到%以上。
二是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投资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市财政要设立算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亿元,重点支持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网络传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算力基础设施项目给予资金补助。例如,对新建的超大型数据中心项目,按照每兆瓦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数据中心绿色改造项目,按照改造投资额的X%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X万元。,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开发符合算力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三是提升算力基础设施技术水平。要坚持高标准建设,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不断提升算力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要推广使用高密度服务器、液冷散热等先进技术,提高服务器利用率和能源使用效率,力争到2027年,全市新建数据中心的PUE值(能源使用效率)控制在1.2以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网络传输方面,要加快5G网络、千兆光纤网络建设,提升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降低网络时延。目前,我市5G基站数量为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为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个。我们要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5G基站数量达到个以上,实现乡镇以上区域全覆盖,重点区域连续覆盖;千兆光纤网络覆盖家庭数达到X万户以上,满足用户对高速网络的需求。
四是加强算力资源整合与共享。要借鉴武汉算力公共服务平台的成功经验,加快建设我市统一的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分散的算力资源整合利用,提高算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要鼓励各类算力服务商入驻平台,上架算力产品和服务,形成多元化的算力供给体系。同时,要建立健全算力资源调度机制,实现算力资源的动态调配和优化配置,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例如,当某一区域的算力需求激增时,平台可以及时将其他区域的闲置算力调度过来,避免算力资源浪费。据了解,武汉算力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整合资源,已经实现了算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其上架的400余项算力产品,涵盖了多种类型的算力,为企业和机构提供了便捷的算力服务。我们要力争到2026年底,我市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汇聚算力服务商家以上,上架算力产品项以上,涵盖通算万核、智算P、超算XP,具备较为完善的算力调度和服务能力。
(二)拓展算力应用场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算力的价值在于应用,只有将算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能充分发挥算力的赋能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推动算力在工业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工业制造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也是算力应用的重要场景。要鼓励工业企业运用算力技术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在汽车制造行业,通过应用算力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优化生产调度,降低生产成本。据统计,我市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引入智算技术,其生产线上的产品不良率降低了X%,生产效率提高了X%,每年节约成本亿元以上。我们要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类似的成功经验,支持工业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发展。力争到2027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X%以上,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达到X个以上。
二是促进算力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创新应用。医疗卫生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运用算力技术可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要支持医疗机构建设智慧医院,推广远程医疗、智能诊断等应用场景。例如,通过建设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利用智算技术对医学影像进行分析和识别,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效率。据了解,某省的一家医院引入智算辅助诊断系统后,对肺部CT影像的诊断准确率从原来的X%提高到X%以上,诊断时间从原来的分钟缩短到分钟以内。我们要借鉴这一经验,在我市X家三级医院、家二级医院推广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智能病历分析等应用,建设区域医疗大数据平台,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和利用,为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要加强医疗数据安全保护,确保患者隐私不受侵犯。力争到2026年底,全市智慧医院覆盖率达到%以上,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是推动算力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算力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支撑。要运用算力技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例如,在交通管理方面,通过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利用算力技术对交通流量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可以优化交通信号配时,缓解交通拥堵。目前,我市早晚高峰时段主要道路的平均车速为公里/小时,低于平峰时段的公里/小时。我们要通过应用算力技术,力争到2027年底,将早晚高峰时段主要道路的平均车速提高到X公里/小时以上。在城市安防方面,要建设智能安防系统,利用视频监控和算力分析技术,实现对治安隐患的及时发现和处置,提升城市安全水平。,还要推动算力技术在教育、文化、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打造智慧教育、智慧文化、智慧环保等应用场景,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四是培育算力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应用生态。要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推动这些产业与算力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例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算力支撑,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又会催生新的算力需求。要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开展算法研发和应用创新,利用我市的算力资源进行模型训练和推理,加快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的落地应用。同时,要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利用算力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支持。据统计,我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有家,202x年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X%。我们要力争到2027年底,全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到家以上,实现产值亿元以上,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三)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产业生态体系是算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从企业培育、人才引进、政策支持、标准制定等多个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培育壮大算力产业市场主体。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的算力企业来我市投资兴业,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数据中心等;另一方面要支持本地算力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