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美国白蛾防控形势,全面总结前期防控工作成效,系统部署下一步重点防控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切实维护全市园林绿化成果,为市民群众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领导,各县(市、区)分管负责同志,市城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主要及分管负责同志,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主要负责人,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X集团(重点绿化养护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市林业_生物防控专家组成员。刚才,市城管局汇报了全市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整体进展,X、X镇分别介绍了辖区防控工作经验做法,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汇报了建成区绿化苗木防控落实情况,讲的都很全面、很具体,既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提出的下一步计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生态安全是国j-a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载体,而美国白蛾作为我国重大林业_生物,具有繁殖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危害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的特点,一旦防控不力,不仅会严重破坏园林绿化成果,更会威胁全市生态安全,影响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整体形象。我们必须从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保障民生福祉、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做好美国白蛾防控是守护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大园林绿化投入,截至202x年8月底,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拥有法桐、柳树、紫叶李、国槐、白蜡等各类乔灌木万株,形成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格局,这些绿化成果是全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承担着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 ……略…… 截至9月25日,已喷洒防治药液120余吨,其中夜间对市中心广场、区商业步行街等15个人流量大的区域施药次,有效避免了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县组织专业防控队伍支,投入防控人员人次,采用“无人机+人工”结合的方式,对公里县道两侧林木、个村庄的散生树木进行全面防治,防治覆盖率达%;镇创新建立“员包片、群众参与”的防控机制,组织员志愿者名,带动群众余人参与巡查,发现并处置小范围虫害隐患处。三是监测预警及时有效。全市建立监测点个,配备兼职监测员名,安装虫情测报灯盏,每周开展虫情监测次,及时发布《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简报》期,通报虫情动态和防控进展;市城管局开发的“市园林绿化虫害监测平台”上线运行,实现了虫情数据实时上报、防控任务在线派发,截至目前,平台已接收监测数据条,派发防控任务项,完成率达%。四是协同配合逐步加强。市城管局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每周交换林地、绿地虫害监测数据;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做好农田林网防控,协助县、区开展农村区域防控次;区与相邻的县建立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开展边界区域防控行动次,有效防止了虫害跨区域扩散。

  (二)当前防控工作仍存在不容忽视的短板弱项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防控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地区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县(市、区)对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的情况,如8月份市级防控检查中,发现区镇未按照方案要求配备专职监测员,仅由镇林业站工作人员兼职,导致监测频次不足,漏报虫情次;县街道在防控资金拨付上存在滞后,截至9月中旬,县级配套防控资金万元仍未到位,影响了药剂、器械的采购,导致部分区域防控工作延误。二是防控措施精准度有待提升。部分地区在防控过程中存在“一刀切”现象,缺乏科学施策,如镇在施药过程中,未根据树木种类、虫害发生程度调整药剂浓度,导致对柳树等敏感树种造成药害,出现叶片发黄现象株;街道在人流量大的公园施药时,未严格执行夜间施药规定,在上午10点人流量高峰时段施药,引发市民投诉起;个别地区监测手段单一,仍依赖人工巡查,未充分利用虫情测报灯、监测平台等科技手段,导致虫情发现不及时,县村一处虫害隐患因发现较晚,已造成株法桐叶片受害率达X%。三是部门协同联动存在堵点。虽然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够顺畅,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如市城管局在开展城区绿地防控时,发现工业园区周边林地存在虫害扩散苗头,及时通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但由于双方未明确处置责任,导致处置工作延误天,造成虫害扩散至平方米绿地;县农业农村局与市城管局在农村区域散生树木防控责任划分上存在模糊地带,导致村株散生树木出现虫害后,双方均未及时处置,直至市级督导检查时才发现。四是社会参与度不高。目前防控工作主要依靠部门推进,市民参与度较低,大部分市民对美国白蛾的识别、危害及防控知识了解不足,如市级开展的防控知识问卷调查显示,仅X%的市民能准确识别美国白蛾幼虫,X%的市民表示从未参与过防控相关活动,部分市民发现虫害后不知如何上报,导致一些虫害隐患未能及时发现。

  三、聚焦关键环节,全力推动美国白蛾防控工作落地见效

  针对当前防控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各级各部门要聚焦监测预警、科学防治、协同联动等关键环节,拿出硬措施、硬办法,全力推动美国白蛾防控工作落地见效,确保到10月底前,全市美国白蛾防治效果达到X%以上,虫害发生率控制在X‰以下,不出现大规模虫害暴发。

  (一)压实防控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责任是防控工作的“牛鼻子”,只有责任压实了,防控工作才能落到实处。一是明确主体责任。各县(市、区)是本辖区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要亲自部署、亲自督导防控工作,每月至少召开1次防控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各乡(镇、街道)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具体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组织开展本辖区防控工作,确保防控任务到人、责任到岗。二是细化部门职责。市城管局要牵头负责建成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的防控工作,制定建成区防控细则,明确每片绿地、每株重点树木的管护责任人,建立“一树一档”防控台账,9月底前完成全市万株重点树木的台账建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负责林地、苗圃、自然保护地的防控工作,组织开展林地虫害监测次/周,及时向市城管局、各县(市、区)通报监测数据,指导林地经营单位开展防控;市农业农村局要负责农田林网、农村区域散生树木的防控工作,配合乡(镇、街道)做好农村区域防控,组织开展农田林网虫害巡查次/周;市财政局要负责防控资金保障,确保市级防控专项资金万元、县级配套资金X万元在9月底前全部拨付到位;市应急管理局要做好突发虫害事件的应急处置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应急防控。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建立防控工作考核机制,将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干部任用挂钩;市级督导检查组要加大督导力度,对防控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采取约谈、通报批评等方式督促整改,对因防控不力导致虫害大规模暴发、造成严重损失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二)优化防控措施,提升科学防控精准度

  科学防控是提升防控效果的关键,要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不断优化防控措施,提高防控精准度。

  1.强化监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监测预警是防控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必须做到精准、及时。一是完善监测网络。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监测网络,市级设立个监测中心,县级设立个监测站,乡级设立个监测点,村级配备名兼职监测员,全市共配备监测员名,形成“全域覆盖、上下联动”的监测体系;监测员要严格按照“每日巡查、每周上报、每月汇总”的要求开展工作,发现疑似美国白蛾幼虫、卵块或网幕,立即通过“市林业_生物监测平台”上传照片和位置信息,平台要在9月底前完成升级,新增AI识别功能,实现虫情自动识别、预警信息自动推送至相关责任人。二是聚焦重点区域。对易发生美国白蛾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包括镇工业园区周边林地、街道老旧小区绿地、县河流两岸林带、区高速公路两侧林网等个重点区域,每个重点区域增设名专职监测员、安装盏虫情测报灯,每周收集分析虫情数据,形成《重点区域虫情分析报告》,报市级监测中心;对城区内的棵古树名木、X株重点景观树木,实行“一对一”监测,监测员每日记录树木生长情况和虫情动态,确保重点树木安全。三是加强数据研判。市级监测中心要每周组织专家召开虫情研判会,结合监测数据、气象条件等因素,分析虫害发生趋势,发布《虫情预警信息》,对可能出现虫害暴发的区域,提前制定防控预案;建立虫情信息共享机制,将监测数据及时共享给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为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2.科学组织施药,确保“高效、安全、环保”

  施药是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要坚持科学施药、安全施药、环保施药。一是合理安排施药时间。对人流量大的区域,如市中心广场、区商业步行街两侧绿地、县服务中心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