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县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

在全县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志们:

在全县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杏坛耕耘,桃李芬芳。在这收获希望与喜悦的美好季节里,我们满怀崇敬与感激之情,隆重集会,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41个教师节。首先,我谨代表X县委、,向辛勤工作在全县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今天即将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刚刚过去的202x-2025学年里,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县委、关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智慧和汗水、责任与担当,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绩,谱写了X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一、回顾过去,春华秋实硕果盈枝

  过去的一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也是我县教育事业克难奋进、砥砺前行的一年。全县教育系统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

  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新跨越。我们的教育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上。令人欣喜的是,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升。以X县X中学为例,在今年的中考中,整体成绩再创近五年来新高 ……略…… 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网络,引入专业力量,开发特色心理课程,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

  同志们,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彰显了大家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崇高精神。实践证明,我们的教师队伍是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甘于奉献、值得信赖的队伍!在此,我向你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二、立足当下,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国家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教育事业的期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殷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不仅需要优秀的教师,更需要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养更多栋梁之材。今天大会的主题是“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县”,这既是对广大教师的崇高期许,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弘扬教育家精神,核心在于铸就“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教师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而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这项事业的价值,在于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教师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深刻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深远意义,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要坚定为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爱国情怀的时代新人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弘扬教育家精神,基础在于恪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天然的示范效应。一位老师的人格魅力,往往比其知识传授更能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广大教师必须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坚守师德底线,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真正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弘扬教育家精神,关键在于秉持“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好的教育,应当是充满智慧的教育。面对成长环境、个性特点、认知水平各不相同的学生,简单划一的“填鸭式”教学早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广大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规律。要勤于学,更新知识储备,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欣赏、鼓励和期待的眼光看待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努力成为“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真正做到启迪学生的智慧,滋润学生的心田。

  弘扬教育家精神,动力在于永葆“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教育的领域日新月异。一名优秀的教师,必然是一名勤奋的学者和积极的探索者。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教师只有不断学、终身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给予学生最新、最前沿的知识。要树立“求是”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追求真理。要发扬“创新”精神,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弘扬教育家精神,根本在于怀揣“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的爱,是教师职业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这种爱,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平等、尊重、理解的真情流露。广大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关心他们的学生活,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要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温暖学生、感化学生、成就学生。要正确看待教师职业的清贫与辛苦,坚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学生的成长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展望未来,砥砺奋进谱写教育新篇

  同志们,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当前,我县教育事业正处在爬坡过坎、蓄力登高的关键时期。面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面对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态势,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借此机会,我对未来的工作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必须以更大力度深化教育改革,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改革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的“金钥匙”。要坚定不移地将改革向纵深推进。一是要深化办学模式改革。要进一步做实做强“集团化办学”建立更加紧密的管理、教研和评价共同体,推动集团内优质资源深度共享、教师柔性流动、课程协同开发,真正实现“1+N”的聚合效应,带动全县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二是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积极推广项目式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