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

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大家好!

  我是XX区民政局办公室主任XXX,从事文秘工作十余年,主要负责综合协调、文件起草和信息报送等工作。今天,非常荣幸能代表XX区民政局参加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与各位分享我区在基层民政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在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和的坚强领导下,XX区民政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兜底线、保基本、优服务、促治理”主线,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符合区情、贴近民需的工作方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一、以“绣花功夫”抓基础,织密民生保障“一张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民政工作的根在基层、源在群众,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必须把摸清底数、精准施策作为首要任务。今年以来,我们紧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长效帮扶”三个关键环节,创新开展“三查三访三比对”专项行动(即查户籍底册查民政台账、查邻 ……略…… ”,探索出“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单联动模式,推动服务从“端菜”向“群众点菜”转变。

  在养老服务领域,我们聚焦“9073”养老格局(90%居家、7%社区、3%机构),创新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一方面,针对独居老人“吃饭难”问题,依托社区食堂、养老驿站,推出“时间银行”助餐服务——鼓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送餐,累计服务时长可兑换未来养老服务,目前已有126名志愿者参与,服务老人2300余人次;另一方面,针对失能老人“照护难”问题,联合区卫健局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为符合条件的42户家庭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如一键呼叫器、跌倒报警器),并配套提供上门助浴、康复护理等服务,相关经验被《XX日报》专题报道。

  在儿童关爱领域,我们建立“区未保中心—街道未保站—社区儿童之家”三级服务体系,创新“社工+志愿者+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模式。针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问题,开展“周末父母”计划——组织志愿者每周六陪伴孩子开展课业辅导、兴趣活动,并通过视频连线帮助其与外地父母“云团聚”;针对困境儿童“教育资源不足”问题,联合区教育局开设“阳光课堂”,招募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提供课业帮扶,今年上半年已覆盖儿童187名,其中2名孩子考上了区重点中学。

  在社区治理领域,我们推行“社区议事厅+网格微协商”机制,聚焦停车难、楼道堆物等“关键小事”,引导居民自主议、自主决。例如,XX社区针对老旧小区“飞线充电”问题,组织业主、物业、消防部门召开3次协商会,最终在小区空地新建2处集中充电棚,既解决了安全隐患,又提升了居民参与感。目前,全区已培育“银龄议事队”“宝妈协商团”等特色协商组织12个,解决民生问题86件,社区矛盾纠纷同比下降35%。

  三、以“严实标准”强队伍,锻造担当作为“主力军”

  民政工作的成效,最终要靠一支过硬、业务精湛、优良的干部队伍来保障。我们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培训”与“实践”并重,着力打造“懂政策、会服务、能吃苦”的民政铁军。

  在能力提升上,建立“每周一学、每月一测、每季一评”学机制,每周五下午组织机关干部学最新政策文件(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每月开展业务知识测试,每季度评选“岗位能手”。针对基层社工“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我们创新“导师制”培养模式——由局领导班子成员、业务骨干担任导师,与35名新入职社工“一对一”结对,通过“跟岗学、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等方式,帮助其快速掌握走访技巧、政策解读、矛盾调解等核心能力。今年以来,已有5名社工在市级业务竞赛中获奖。

  在锤炼上,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针对群众反映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开展“窗口服务提质”专项行动,推行“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水暖心、一颗诚心办事、一声再见相送”服务标准,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今年以来受理群众诉求127件,办结率100%,群众投诉量同比下降60%。同时,建立“一线工作法”考核机制,要求机关干部每月至少下沉社区2次,参与走访、调研、服务,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干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推动干部从“坐办公室”向“走田埂路”转变。

  四、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计划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认识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