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社会工作部2024年两新企业党建工作情况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

社会工作部2024年两新企业党建工作情况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抓基本,强组织,组织建设不断强化。一是抓组织组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非公企业组织X个,员X人,员业主X人;个体工商户员X人,员经营户X人。二是抓员发展。注重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技能人才中发展员,要求各基层组织把吸收优秀员工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符合员条件的员工及时培养、教育,严格把好员发展的程序和质量关。三是抓制度规范。配合组织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每个两新组织组织配备了手册、记录本等资料,督促指导两新组织抓好“三会一课”、主题日等生活制度落实,并规范开展相关台帐记录。

  (二)抓阵地,促活动,载体运用不断拓展。一是抓区域建设。结合我市区域化总体部署,以“红色引擎工程”为载体,根据两新组织特点,将连云港高新区范围内的恒力石化、盛虹控股、洪泽湖渔业、海邦新材料等X家企业组织, ……略…… 微企业仍以注册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代替企业性质,未正式建立组织。同时有的企业家思想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强,对组织建设工作不关心不支持;部分务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基本的务知识和工作经验。

  (二)两新组织组织作用发挥还需提升的问题。虽然我市各区县都在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工作模式,但因客观原因的影响,各区域工作普遍相对薄弱,两新组织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部分员流动性大,存在个别员找不到组织、员与管理层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两新组织中从业人员结构复杂,特别是农民工及劳务派遣工占较大比例,其员发展工作相对困难。

  (三)两新组织务工作者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目前我市两新组织务工作者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已基本不能适应当前两新组织快速发展形势的需要。另外,因为待遇偏低、缺少成长空间等原因,导致务工作者队伍不够稳定,人员流动较快。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力度推进“两个覆盖”。进一步巩固完善“找得出来、联系得上、转得过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两个覆盖”,确保全市所有两新组织全面覆盖、应建尽建。一要摸清底数。继续深入排查梳理规模以上及规模以下两新组织的具体数量和具体情况,健全完善台账管理;加强对有固定经营场所、职工人数6人以上的实体企业的排查梳理力度;加大对规模以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动态监测力度,做到全覆盖跟踪核查。二要增强质量。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原则,注重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中发展员商户,不断提高“两个覆盖”的质量和水平;注重在生产经营比较困难、员比较集中的企业中发展员业主,将工作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注重在新建社会组织中同步建立的组织,确保的工作有形有效覆盖。三要创新方式。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多种方式方法推进两新组织组织建设——单独组建适合分散居住、员人数较少的小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组织;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组织,由乡镇(街道)统筹辖区资源联合组建;依托连云港高新区企业较多的情况,将符合条件的非公企业按行业相近性质组成联合支部进行组建;积极探索在行业协会商会建立组织的方式途径。

  (二)选优配强两新组织务工作者力量。进一步优化两新务工作者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水平。一是选优配强组织。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从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负责人中选拔一定数量作为指导员;选拔一批素质好、懂经营善管理、乐于奉献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作为组织后备人选;推荐素质好、业绩突出的员担任“小个专”支部。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分层次、多渠道地加强务工作者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建立健全工作指导员制度,定期选派工作指导员到所属单位或企业进行专题辅导培训;积极开展两新组织务工作者线上线下培训工作,提升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利用我市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组织务工作者赴外地开展现场学培训活动。三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将两新组织工作成效与政绩考核、评先选优相挂钩;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加大对两新组织务工作者待遇保障力度;各区县做好经费保障工作的同时,明确费的提取使用范围及办法,确保基层务干部享有合理的待遇保障。

  (三)持续抓好两新组织品牌建设。进一步深化“红色融合·融创未来”两新品牌建设内涵实质,真正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品牌效应。一是深化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小微企业创业园、青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