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务干部、同志们:
流动员是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流动员的特殊性,一直以来,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活动难组织、作用难发挥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基层务工作者。比如,有些员在外出打工时并不主动向组织报告个人动态;部分流动员不愿受约束,不主动公开或隐瞒员身份,使得流入地组织无法对其进行管理。对流动员的失管,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员作用无法发挥。一些流动员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观念意识淡薄,在流入地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先锋模范作用自然也就无从谈起。针对以上问题,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分别从流动员组织关系转接、组织管理责任界定和流动员责任要求、流动员日常教育管理、流动员组织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为加强和改进流动员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必将有力推动流动员管理质效提升。今天的培训,主要针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重点内容,与大家交流如何有效加强流动员管理。
一、深刻理解《意见》出台的意义,努力提高新时代员队伍建设质量,锻造一支充满活力的先锋力量
的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员特别是流动员教育管理。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_员特别是流动员,采取精准有效的教 ……略…… 是明确流动员组织职责任务,主要包括加强流动员经常性教育和日常管理,开展学,组织开展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评议,引导员履行员义务,行使员权利,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同流动员正式组织关系所在组织联系,通报民主评议以及日常表现情况,做好接收入申请书、入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等工作;做好流动人员的团结凝聚和联系服务工作。三是加强流动员组织运行管理,要求对流动员组织进行调查摸底,加强规范管理,选优配强流动员组织负责人,强化服务保障,推动积极发挥作用。
第四,加强流动员管理工作组织领导。一是建立齐抓共管工作_,要求各级特别是县级要把加强和改进流动员管理工作作为的建设重要任务和经常性工作,纳入基层工作责任制,加强领导和指导;各级组织部门要加强对流动员管理工作的具体指导,督促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会同社会工作部门和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定期通报和研究流动员管理工作,促进流动员管理信息共享、工作共抓。二是加强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要求县级对流动员较多的基层组织,充实工作力量,采取选派指导员等方式,加大指导力度;加强对从事流动员管理工作的基层务工作者能力和政策业务培训。三是加大支持保障力度,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划拨一定额度费,用于开展流动员教育培训、流动员组织开展活动、慰问帮扶生活困难流动员等;统筹群服务中心、员教育基地等各类阵地资源,向流动员开放活动场所,针对不同类型流动员需求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服务。四是加强督促检查,要求将流动员管理工作纳入巡视巡察、(组)抓基层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具有审批预备员权限的基层(工)委为单位,明确流动员管理具体工作事项,抓好工作落实;县级组织部门利用全国员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工作调度。
二、抓好流动员日常联系管理,让员在流动中时刻知责、晰责、尽责,随时随地接受性教育
流动员是员队伍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流动员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流动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流动的“红色宝藏”。确保流动员“流动不流失,高飞莫断线”,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组织必须共同肩负起责任,加强协同管理。流出地是员正式组织关系隶属所在,相关组织肩负着及时掌握员外出流动情况、加强监督管理等责任;对于流入地而言,及时将流动员纳入组织是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应做好流入员日常联系、关怀帮扶及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责任清单”越明晰,管理成效就越明显。
(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加强和改进流动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开展全面调查摸底、分类登记,统一制作流动员登记表,摸清员工作单位、从事职业、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精准摸排流动员情况。按照员分布及从业特点,绘好流动员分布图,做到流动员情况一目了然、心中有数,为加强流动员管理创造必要条件。通过手机、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对流动员进行的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流动员的整体素质。了解流动员在外经营和生活情况,帮助其家乡亲人解决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并引导有条件的流动员为家乡“提供一条招商信息、帮扶一户困难群众、带领一名富余人员外出就业、兴办一件为民实事”。根据员流动分布情况,在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功能型组织,配备流动员指导员。对流动员较少的地方,建立流动小组,并与员流入地组织保持联系,让流动员正常开展组织活动,增强员意识,带头执行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坚持员流动到哪里,服务、教育和管理就延伸到哪里。要精准摸排、探明底数,建立流出及流入员台账及员流动信息共享_,经常性了解、动态化更新,做到分类管理、多重联动、流而有策。要创新组织设置,针对流出地、行业、区域等要素集中的,可成立驻外流动支部,与流入地支部实施双重管理,实现流动员有家有管,实现从“被融入”到“想融入”的转变。要建立员干部与流动员常态联系制度,结对子、谈思想、晰职责,让流动员时刻感受到家乡和组织的关心关怀。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线下送学,利用返乡潮开设“春节班次”或协同流入地进行线下培训,实现员“异地不失学”。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关心关爱、搭建载体平台,引导流动员想为、能为、善为,随时亮身份、异地显担当、家乡做贡献。
(三)找准进一步做好流动员教育管理的突破口,引导流动员自觉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身份意识。积极参加组织活动,认真履行员义务,按时交纳费,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要亮明员身份,带头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树立良好的员形象。二是强化组织意识。流出前应主动向流出地组织报告外出原因、去向、时间等基本信息,定期与流出地组织沟通联系,汇报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积极参加组织组织的线上学和活动,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确保“风筝”不断线。到流入地后,应及时向流入地组织报到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