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
创新力度不足
基层组织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抓落实力度不够,工作成效不明显,满足于现状。
个别组织负责人对工作浅尝辄止,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传统思路和方法多,创新方式和载体少。
思想理论学不深入
对员思想教育培训投入不足,日常化、经常化监督落实不到位。
少数员干部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问题,跟不上形势变化和转型发展步伐。
抓工作力度不够
对班子成员遵守纪律、组织纪律、政纪律的日常监督不够全面、深入。
对部分管理人员和员工管理偏松,工作执行力较差,延缓了工作进程。
抓班子带队伍有差距
对员队伍的、思想、组织、建设调查研究和分析研判不够。
对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教育存在薄弱环节。
责任落实不到位
对非公企业支部履行抓职责督查指导、传导压力不够,监督管理不到位。
对机关支部抓得多,非公抓得少,统筹谋划全局的能力不足。
员教育管理不到位
对员队伍缺乏系统教育培训,务知识欠缺,服务意识不够。
对组织考核问责惩处制度落实不坚决,导致少数基层组织负责人缺乏压力和动力。
促发展思路不宽
谋划工作的思路窄、站位低,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分析不够。
在探索“互联网+”方面思考较少,工作水平不高。
工作推进不平衡
基层总体推进不平衡,特别是机关“灯下黑”、非公和社会组织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制度建立、执行不够到位,监督问效不够严格。
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
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彻底,与重点工作对接不够紧密。
对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引领的统筹谋划不足。
“两学一做”学教育不够深入
学教育载体搭建不够丰富,推动“学”“做”结合的措施不够有力。
组织群众员、离退休员、流动员开展学教育不充分,学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有欠缺。
二、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需提升
个别基层支部对新时代企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部分支部委员重行政职务而轻内职务,站位有待提升。
工作融入效果不佳
个别基层支部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与企业改革发展、经营管理、职工思想贴得不够紧。
指导帮扶村力度不够
对如何建强村支部战斗堡垒,发挥员模范带头作用,助推全村脱贫奔康思考不深、办法不多。
制度执行不到位
学教育重精神传达,轻要义掌握;员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个别员存在不安心、不尽责、不守纪、不主动、不作为的现象。
组织活动模糊
用行政会议代替的会议,以行政活动混淆的组织活动,削弱了内活动的严肃性和性。
员教育管理不到位
少数员存在重工作、轻学的现象,部分支部委员对业务不精通。
组织对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停留在“会议要求”上。
深入基层调研较少
作为组织部长,工作重心放在全县干部工作上,深入农村基层调研时间较少,调研深度有待提高。
支部成员团队精神需加强
坚持民主集中制不够,重大决策、民主议事、工作配合等方面存在欠缺。
建设有待加强
员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意识不够强,“灯下黑”现象未彻底根治。
主题日活动开展不够深入
主题日活动与业务工作安排结合不够紧密,存在冲突。
三、工作推进方面存在的问题
理论学不系统
对理论学还不够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工作与事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
缺乏新思维、新办法
面对新时期基层工作,缺乏创新思维和方法。
工作惯走老路
严格执行上级决定,完成既定要求,工作亮点不够突出,创新性工作开展不足。
部署工作与实际结合不够
就工作抓工作、就落实抓落实,工作不善于从单位实际出发,亮点和品牌创建成效不明显。
抓精力不够到位
注重完成单位主营业务工作,工作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缺乏对品牌亮点的创建。
抓难点未完全突破
员教育管理方法不够,部分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组织负责力度不够。
责任担当意识需增强
对全局工作的全盘掌控力度不均衡,和业务工作推进不平衡,督促工作落实不到位。
理论学深度不够
不善于从和全局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未能灵活运用的理论指导业务工作。
思路不够开阔
推进工作的抓手和载体贫乏,工作的吸引力和活力不足。
政策理论水平不足
机关业务知识不够专业,工作程序和要求掌握不透,经验欠缺。
对工作思考不多
对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和潜在性问题前瞻性不够,不能超前谋划。
班子力量薄弱
客观强调机关编制少、领导职数少,主观上对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抓工作和业务工作协调统筹不够。
制度不完善
现有工作制度部分内容已不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新要求,需进一步修订完善。
研究质量不高
务干部兼职,投入理论调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调研成果不佳。
理论学不够深入系统
学的深度和广度有欠缺,学成果转化不足,运用科学理论破解难题的能力需加强。
抓创新招数少
按文件要求落实的多,结合实际创新的少,工作滞后于实际需求,影响实效。
抓考评激励不到位
工作监督、检查、考评制度不完善,奖优罚劣、鞭策激励措施不足,影响积极性。
抓非公企业举措不够
基层组织工作推进不平衡,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作创新不足,自建能力弱。
员队伍理论学有差距
员学笔记多、心得体会多,但理解悟透、融会贯通不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
落实制度不严格
“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不规范,存在形式主义问题,与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
落实责任不够好
重经济轻现象存在,对促发展的认识不足,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思想工作不实
对思想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流于形式,部分同志存在畏难情绪。
顽疾未根除
“四风”问题仍存在,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开小差等不良偶有出现。
工作发展不平衡
基层在不同区域、单位、项目之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理论研讨落后于实践
对新形势下工作的内在规律、方式方法等研究不足。
务干部队伍建设需加强
务干部队伍存在后继乏人、能力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
责任传导不够有力
督促和盯办不力,组织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履行不到位,工作落实有差距。
工作推进不平衡
对大部门抓得紧,对小单位用力不够,机关部门工作进展不平衡。
制度落实有差距
“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落实不严格,存在程序不严格、内容有偏差等问题。
工作指导不到位
学教育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不够,工作在凝心聚力、指导实践方面作用不明显。
认识上有偏差
轻视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存在抓发展与抓一手硬一手软现象。
员教育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对员学纪律要求放松,对不能按时参加学的员缺乏有效管理措施。
员队伍教育管理创新不足
员发挥先锋引领作用的活动载体和内容探索不足,方法形式单一,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提高员素质方法不多
个别员宗旨意识淡薄、责任感退化,不认真参加内活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
推动工作办法不多
忙于应付上级要求,缺乏深入研究,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
抓制度落实不够“严”
制度落实停留在表面,存在“形式大于效果”问题,基层员积极性受挫。
抓机关重视程度不够
对基层支部督查指导不足,支部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抓工作责任意识不强。
抓非公企业用力不足
对流动员管理、新建组织规范化建设和组织作用发挥工作不深入,存在“有组织,无活动”现象。
抓员教育管理不够严格
员学教育抓得不紧,各项制度落实不严格,组织吸引力弱化。
抓责任落实不到位
对工作投入精力不足,督促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不到位,存在“老好人”思想。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