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古话说“郡县治,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人民群众可感可知可触公共服务效能和服务温度的“神经末梢”,因此,在推进基层治理建设中必须要有为、有味、有效。
刚才农业农村、综合执法、XX社区居委会代表、XX镇政府、XX街道办事处等几个部门围绕基层治理治什么、怎么治、要治出什么成效等方面,结合职能职责在探索推进现代化基层治理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做了典型交流发言,也提出了不少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问题,讲得都很好,很有启发意义,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推进基层治理,要在教育宣传动员上走深走实,见实见效。宣传是播种机、助推器,是实现思想解放、提高认识、聚合力量的重要形式 ……略…… 基层治理中仍然扮演“领头雁”的角色,为基层治理贯彻落实党中央_把稳方向,并注入绵源不绝的新鲜活力。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驱动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领导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时代社会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作用,旗帜鲜明带头讲政治,带头维护核心、拥护核心,带头贯彻落实党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基层自治智慧和能力,牢牢守住正确的政治方向,带领基层群众坚定跟随党中央的步伐迈向前;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作用,始终践行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百姓呼声,团结凝聚人心,把群众的智慧和能力拧成一股强大的治理力量,不断深化党群“鱼水”深情关系;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作用,强化服务群众意识,主动担当作为,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满足群众需求摆在突出位置,牢记“群众身边无小事”,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推进基层治理,要在促进和谐发展上走深走实,见实见效。基层治理矛盾错综复杂,大事小事牵动群众切身利益,促进和谐发展是推动基层治理的关键一招,推动产业兴旺是促进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项目为王、政策为大、环境为本、创新为要、产业为先的发展思维,着力探索符合地域特色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发展之道,着力引进适宜本地区发展的外部产业,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打造上中下游全链条贯通的产业集群。充分挖掘地方条件、资源禀赋等状况,因地制宜打造“一县多特”“一乡多品”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开源收入渠道,拓宽基层群众致富路径,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治理经费来源,进而提升治理效能。和谐发展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以产业发展为引擎,建立聚才引才用才的机制,着力打造英才“归雁计划”、“青创工程”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发挥“流动党支部”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在外发展的青年才俊、致富带头人等乡贤回归,聚合乡贤资源优势、经验优势、才能优势,把优势转化为发展驱动力,源源不断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血液,绵绵不绝为基层产业兴旺注入发展新动力。
推进基层治理,要在发展文化繁荣上走深走实,见实见效。“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也有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气质。文化是启智润心、凝聚和气的良方良药,要发挥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作用,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打造基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场景,创造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建设百花齐放的文化园地,不断繁荣基层群众文娱生活;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牢牢守住正确的意识形态工作导向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