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XX县大力推进乡镇(街道)校规范化建设,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培训场地、有师资队伍、有学计划、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的“六有”标准,积极构建全域联动、纵向贯通、横向协作的工作格局,推动基层员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开展。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立足全域联动,开展标准化阵地建设。坚持系统思维,明确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委校业务指导、乡街校校委会负责乡镇、街道校日常 ……略…… 条件,立足区位、资源、员_特色,确定本地基层校建设方案。比如XX镇下辖48个村,员人数达2400余人,辖区内非公组织及流动员较多,单独场地难以满足全部员培训需求,XX镇采取打造镇中心校主课堂+5个村支部分校区视频授课的“一中心五校区”联动授课模式,彻底将问题解决。黄鱼圈乡位置偏远,乡镇基础设备陈旧,不符合建校办学标准,县委组织部本着“一题一议”的原则,在实地考察后,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钓鱼台村村部员活动室为固定教学场所,并给出交换乡内电脑、投影仪、音响等改造建议,满足了当地员学交流的需求。伏龙泉镇幅员面积大、辖区红色资源丰富,镇校充分利用这一独特优势,依托竭家窑战斗遗址开设“红色基地专题课堂”,截至目前已培训员788人次,以交互式、全景式、沉浸式学环境,使员干部知、爱、护,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
加强横向协作,开拓特色化办学思路。充分统筹教育资源,打破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壁垒,指导各乡镇(街道)突出地域特色、专业特色,聚焦的重点关注的基层、社会治理、特色文化、乡村振兴、经济发展五大主题,将县烈士陵园、XX辽塔、XX县第一小组等8处红色遗址打造为基层校学贯彻的现场教学点,让基层员能就近就便参与学,目前已开展员教育活动27场,参加员1000余人次,最大限度发挥红色资源教育作用。发挥产业优势,建立“村支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基地+员”的经验共享联结机制,将培训场所搬到村集体合作社、田间地头、屋前树下、村头巷尾,合隆镇结合农村员不同需求,依托陈家店村产业基地、合作社等为主体开设“田间课堂”5次,持续推动教学阵地前移至乡村振兴一线、项目建设一线、基层社会治理一线。整合本土资源,在县委校打造本地特色化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深度挖掘红色故事,让员身边的故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讲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