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同志深刻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回顾我们百年历史,从“三大纪律注意”到规定,规纪始终是管治的重要法宝,也是员干部立身之本、修身之道。这次纪学教育,是加强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纪学永远在路上,学教育贵在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综合施策,应在“学”“知”“明”“守”四个方面用心用力,让纪学教育每项措施成为促进中心工作的有效举措,把遵规守纪牢牢刻印在员干部心中。
一、在“学”上用心,常敲思想警钟
学纪是基础,就是员干部接受纪律教育、了解纪律规定、掌握纪律要求的过程,思想上常敲警钟。首先,一脉相通“学”。的以来,三次修订《中国纪律处 ……略…… 增加认知。二是对比把握增“知”。把纪学教育作为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推动员干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保持人的本色。202x年《条例》与201x年相比,新增16条,修改76条,不断完善纪律规矩,着力在新增内容、修改内容上的基础上全面把握、重点理解。三是树立“两线”增“知”。树立道德“高线”,抓好《中国洁自律准则》贯彻落实,为员和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条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重点做好领导干部在洁从政、洁用权、洁修身、洁齐家上的落实,展现了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筑牢纪律“底线”,一体抓好《中国纪律处分条例》《中国问责条例》等的贯彻落实,筑牢堤坝防线。
三、在“明”上用功,常存敬畏之心
明纪在知纪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认识水平,不仅要求员和领导干部明确规纪的目标和要求,而且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时刻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第一,强化意识促“明”。纪是保障,推进纪律教育常态化,树牢规纪意识,以纪为边、以规为界,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亲与清、俭与奢、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算好亲情账、账、名誉账、经济账、健康账,在“明”字上用力,时刻明纪守纪、自警自省、自律自励,用规纪校正思想和行动。第二,准确理解促“明”。准确理解、熟练掌握“六大纪律”的主旨主义和规定要求,进一步明确员干部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理解纪律重点在掌握方向、立场、言论、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理解组织纪律重点在掌握规范和处理的各级组织之间、组织与员之间以及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理解洁纪律重点在掌握员、干部洁用权的行为规则;理解群众纪律重点在掌握处理群关系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理解工作纪律重点在掌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理解生活纪律重点在掌握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做到学懂弄通、知行合一、明明白白。第三,对照检查促“明”。检视个人在学纪知记明纪守纪方面存在的问题,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照检视自己的差距不足在哪里,进一步找准找实问题,挖深挖透根源,细化实化整改措施。员干部要搞明白“六大纪律”是什么,弄清楚可以干什么,掌握住不能办什么,切实做到明要点、晰要害,真正做到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四、在“守”上用力,常怀律己之心
纪律是管治的“戒尺”,也是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生命力在于遵守和执行。常怀律己之心,就是要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其一,弘扬守纪传统。守纪是的优良传统,从1927年在荆竹山提出的“三项纪律”到1949年解放上海后遵守“不扰民、不入宅”而“露宿街头”,这些都彰显了人的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