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报告强调,要“全面提高机关质量,推进事业单位工作”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四条中明确:“坚持高校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完成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思想保证、保证、组织保证。”当前关于高校基层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研究中,院系是关注重点,机关相对薄弱。实际上,有效破解高校机关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持续深化两者的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一、强化高校机关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从全工作看,“和国家机关离最近,服务最直接,对机关乃至其他领域具有重要风向标作用。深化全面从严治、进行自我革命,必须从和国家机关严起、从机关抓起”。从高校工作看,机关职能部门因为行政层级高、覆盖条线广、掌握资源多等特点,其工作的强弱好坏具有重要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直接影响着学校全面从严治部署的具体落实、教学科研质量的不断提升和人才培养效果的持续显现。推动机关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在高校始终走在前、作表率,事关全局、意义重大。
(二)落实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 ……略…… 思想根基。重点要突出“高校机关”这个基本内涵,聚焦关于高等教育和机关重要论述的学领会与融会贯通,做到既全面规划、又突出关键,既重视理论学、又强调实践调查,既全面对标、又补缺补差。一方面,要紧紧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增强机关与业务工作的“共同体”意识,共同面向师生需求、携手回应全校关切。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在履行高校五大职能上增强机关与业务工作的“整齐性”步伐,共同深化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探索、携手推动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发展提升。,还要紧密结合高校机关管理运行的实际特点,既聚焦机关又不局限于机关,既着眼机关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发展,又放眼全校与业务工作的融会贯通,切实增强机关与业务工作同心筑美好、同德育精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职责整合,推进机关与业务工作同向发力。指出:“要改进完善机关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选拔任用的导向作用。” 在高校,这既需要机关组织 的积极努力,更需要学校的整体推动,一个有效的制度设计是把机关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与成果体现贯通到考核评价的全体系之中,例如,针对校领导的年度述职考核,针对机关组织的年度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制落实考核,针对职能部门的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针对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的年度绩效考核,以及学校在全校开展的创先争优评价、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等,从而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工作的激励导向和引领推动作用。《中国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十条中明确机关的基本职责之一,是“协助组()管理机关基层组织和群团组织的干部;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对机关领导干部进行考察、考核和民主评议,对机关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奖惩提出意见”。因此,高校可安排机关担任机关职能部门年度考核的秘书单位或在年度考核中承担重要职责,这既可以夯实机关的工作着力点,进一步压紧压实机关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又可有效避免由学校办公室和组织人事等部门担任考核秘书单位所涉及的“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问题。同时,高校还应对机关在干部管理、选任、考核等工作中的具体职责进行细化,例如,制度性规定机关部分干部岗位职责细化由机关牵头负责;在机关三级机构负责人选任、机关干部年度及任期考核等工作中,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方案设计与环节把关,由机关负责具体环节细化开展等,以有效提升机关在业务工作及干部管理中的发言权。
(三)加强组织保障,促进机关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基层支部层面,《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在第九条中作出了“管理、后勤等部门的支部一般按照部门设置”,以及“管理、后勤等部门支部一般由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的明确规定。但高校出于部门人数规模及员人数不均衡等考虑,以多部门联合组建机关基层支部的比例依然很高;以中层副职干部甚至一般科员担任机关基层支部的现象也不_,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机关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组织支撑度。对此,高校要全面坚决贯彻关于机关基层支部设置和基层支部任职的规定,做到职能部门正式员人数达到3人以上的应设尽设支部、部门负责人为正式员的应任尽任支部,以更好地压紧压实“一岗双责”,并为机关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机关层面,《中国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在第八条中明确:“机关的基层委员会和不设的基层委员会的总支部委员会的,应当由本单位员负责人担任。员人数和直属单位较多的机关的基层委员会,设专职副。”实际工作中,受到人事编制有限、机关岗位精简等因素影响,很多高校都采取将机关设置为专职中层正职岗位,或采取机关由务中层正职干部兼任、另设机关专职副的方式。这种情况下,受到机关职能部门组织层级高、领导干部人数多等因素影响,作为中层干部一员的机关或副在推动机关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工作的着力点和发言权常有不足,工作的效果也往往不理想。对此,高校要把机关组织层级和工作岗位的设置优化摆在重要位置。首先,可建立健全由学校或专职副兼任机关的制度设计,提升机关的组织层级和协调话语权;,要积极完善设置中层正职级别机关专职副的工作机制,保证机关能集中精力且有必需的能力站在全校高度加强机关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深入谋划与跟踪督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