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会议的核心使命在于,全面、深入地学习和贯彻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精神,落实省、市相关的工作部署。会议旨在总结我市在减负工作方面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并着手规划202x年的工作方向。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解决形式主义这一突出问题为重点,确保中央、省委和市委为基层减负的各项要求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近期,中央、省委以及市委接连召开了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专项工作会议。中央办公厅还发布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负面清单”,市委也对此做出了具体的工作安排和部署。这些行动进一步凸显了中央、省委和市委在推进减负工作上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加大的力度。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减负工作的会议精神。我们必须确保各项任务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和落实,以保障我市在202x年的减负工作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成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减负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我们应予以珍视
过去一年,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均深入学习了中央、省委、市委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各单位站位高远、行动迅速、措施务实,针对文山会海、督检考过多过频等给基层带来沉重负担的突出问题,逐一进行整改,真抓实干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略…… 尽管在前一阶段的努力下,减负工作已取得一定的积极成果,但与中央和省委的明确要求以及基层干部群众的深切期望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与中央和省委的最新部署和要求进行对照,我市在减负工作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短板。对于这些问题和短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知,坚决且彻底地进行纠正,始终警惕减负工作陷入形式化、走过场的误区。
一是政治站位需提升,重视程度应增强,正视问题的自觉性有待提高。当前,部分部门仍沿用传统的工作思维和方式,缺乏正视问题和积极应对的意愿和勇气。特别是部分专业性强的部门,过于依赖既有法规,缺乏创新和灵活性。同时,部分部门在安排工作时缺乏深入调研和论证,导致基层负担过重,难以应对。
二是市直各部门在减负工作方面的推进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部门因事务性工作和临时性任务繁重,导致计划外事项增多,报备不及时,经常出现紧急会议和文件的情况。此外,部分部门在督检考方面过于频繁,甚至存在未经审批和报备擅自开展的情况,对全市整体工作目标的完成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部分部门虽然不直接涉及大型会议和全市性文件的举办和制发,但作为基层减负工作的参与单位,未能充分发挥监督反馈的作用。
三是部分部门仍受传统工作思维的影响,存在“三板斧”现象。在减负工作推进过程中,这些部门不愿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过度依赖开会、发文、检查考核等传统手段。领导干部在面对新的工作要求和挑战时,缺乏应对能力和创新思维,导致工作难以有效推进。同时,部分部门依然存在向下级单位索要过多材料、表格、数据和“责任状”的现象,痕迹管理不科学,缺乏有效的新方法和手段。
四是文件、会议、督检考的统计工作需要更加精准,避免出现变通和折扣现象。部分部门在专项整治初期阶段,对发文、开会、督检考等事项的处理存在随意性,导致统计数据不准确。此外,还存在变相发文、变相开展督检考的情况,以及材料索要过急、微信工作群和学习平台过多、过度留痕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部门和单位应高度重视,逐项对照并解决。
三、关于进一步推进减负工作的要求
为了达成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持续加强减负工作的力度,精心制定新一年的减负计划。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确保减负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减轻基层的负担,降低干部的工作压力,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中去。通过这样做,我们将为振兴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必须深刻认识到,为基层减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它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减负部署。这不仅仅体现了我们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更是对我们“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的检验。我们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深刻理解党中央的决策意图,清醒认识到减负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准确把握中央、省委和市委为基层减负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以坚定的意志和果断的行动,坚决打好打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场硬仗。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必须坚决完成。
二是要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确保减负工作形成常态、取得长效。基层减负工作,减数量是面上的要求,是治标,工作方法的创新是根本要求,是治本。要把制度建设摆在基层减负工作的突出位置,将其作为基础性、根本性工作,逐步形成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规范高效的管理_和长效机制。要建立会议统筹制度。各部门、各单位要在每周五之前将下一周拟召开的大型会议报至“两办”,由“两办”汇总梳理、审核把关,在充分做好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做好会议统筹和整合,提倡套开会议、开短会,坚决防止同一事项议而不决、反复开会,从源头上减少会议数量。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日常的公务接待也要及时报两办统筹,避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因多个接待导致行程冲突。要严格执行督检考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未列入计划或未经过审批的不得开展,同类型的督检考事项坚决撤销、合并。严禁各部门、各单位将调研、指导、协调、验收、评估等日常工作冠以督查检查、巡查、督导考核、考评等名义。提倡多采取暗访、随机调研等方式,积极探索涉及多个部门的“组团”督检考模式。要完善文件审核机制。“两办”要对发文的必要性、合法合规性等严格审核,对没有确切依据、实质内容、照搬照抄上级文件,或者上级文件政策措施具体、具备直接执行条件的,坚决不予发文。涉及多个部门的文件,牵头部门或议事协调机构能够自行发文执行的,不再以“两办”名义下发。要规范“责任状”签订。深入抓好清理规范“一票否决”、签订“责任状”事项,对保留下来的进一步加强规范。不能变相向基层单位和基层干部推卸责任、转移压力,坚决避免将“责任状”变成“免罪符”。
三是必须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减负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具体而言,减少工作数量是面上的要求,属于治标之举,而创新工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