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同志们:
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是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高校作为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和人民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托,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为路径,构建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格局,推进文 ……略……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体现到规范管理、规章制度和校园治理之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构建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制度的权威和公平公正,使之转化为刚性约束,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一方面,要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机制,以人才培养为基本标尺,对各阶段任务、各环节职责作出合理规范,用科学的制度管人、合理的规范管事,促进系统内部诸要素实现合理配置,充分调动高校各方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高校教育系统高效运转。另一方面,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治理体系,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让广大师生深刻认识法律法规所蕴含的价值观,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纪校规、学生守则、班级公约、寝室规章等制度建设中,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增强运用制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重视文化涵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推动文明进步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因此,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的涵养作用,强化文化支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史文化深度融合,做到形象化。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高地,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工作,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丰富内涵,讲清楚其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坚持传承中华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基因,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相通,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来源。要发挥校史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大力开展开学季、毕业季、嘉奖季等重要校园活动,使校史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落地生根的重要载体。
强化实践养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同青年学生的学生活实践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