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聚焦优化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推深做实服务事项专班帮办、问题咨询专线解答、政策产品专员送达,进一步释放政务服务改革效能。相关做法被新华社、大众日报等刊发推介。现将有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建服务专班“一链帮”
(一)专班“帮代办”
1.完善服务职能。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帮办代办工作专班,由政务服务管理部门牵头,抽调市场监管、税务、住建等多部门业务骨干组成专业队伍。专班制定详细的服务清单,涵盖企业开办、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120余项高频事项,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全链条咨询、导办、帮办和督办服务。通过建立“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确保问题咨询30分钟内响应、简单事项当场办结,复杂事项3个工作日内反馈解决方案,有效提升问题化解效率。
2.创新服务模式。推行“主动问需”服务机制,专班工作人员每日定时在政务服务大厅开展巡查,主动询问办事群众需求,提前介入业务办理流程。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_,提供“一对一”全程陪办服务;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实行“定制化”帮办,安排专人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快速落地。
3.强化服务监督。建立帮办代办服务评价体系,通过线上评价系统、意见箱、电话回访等方式,广泛收集办事群众和企业对专班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每月对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排名靠后的工作人员进行约谈培训,对表现突出的给予 ……略…… 采用“智能语音导航+人工坐席”的服务模式,智能语音导航可根据群众需求快速转接至相应业务部门,人工坐席提供7X24小时不间断服务,实现一号接听、集中解答、转接分流、全程录音、后台分析,构建形成“智能+人工”线上咨询帮办服务网络。今年以来,累计接听咨询电话4.4万个,电话接通率达99%以上。
2.优化服务流程。制定《“2512345”热线服务规范》,明确接话员的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对群众咨询的问题进行分类处理,简单问题当场解答,复杂问题记录后转办至相关部门,并在规定时间内回复群众。建立问题台账,对转办问题进行跟踪督办,确保群众咨询事项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3.提升服务质量。定期对接话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服务礼仪培训,邀请业务专家和服务标兵进行授课,提高接话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建立接话员绩效考核制度,将电话接听量、解答准确率、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纳入考核,对表现优秀的接话员给予奖励,对考核不达标者进行培训或调整岗位。
(二)“一库”答疑
1.构建知识库体系。构建常见问题标准化问答知识库,组织各部门业务骨干梳理984个高频事项要点,涵盖企业开办、社保医保、税务缴纳、不动产登记等多个领域。知识库采用“问题+答案+办理流程+所需材料”的结构化形式,方便接话员快速查询和解答群众问题。同时,建立知识库动态更新机制,根据政策变化和群众咨询热点,及时调整充实知识库内容。
2.加强培训应用。组织全市接话员开展专题培训活动,通过集中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督促接话员熟悉了解知识库内容,全面掌握电话咨询服务礼仪、沟通技巧、业务办理相关知识。定期开展知识库应用考核,确保接话员能够熟练运用知识库解答群众问题,提高问题解答准确率。
3.完善反馈机制。建立知识库使用反馈机制,接话员在使用知识库过程中发现问题或有新的需求,及时反馈至知识库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对知识库进行优化完善,不断提高知识库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三)“一线”感知
1.完善诉求感知机制。通过电话咨询件反馈情况,及时感知群众咨询重点和办事感受。建立数据分析系统,对群众咨询的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梳理出高频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为政务服务优化提供数据支撑。例如,通过分析发现企业对项目审批流程咨询较多,相关部门及时对审批流程进行优化,减少审批环节和时间。
2.优化不满意诉求解决机制。明确各科室、各进驻窗口、区县局具体承办人,建立不满意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对群众的不满意诉求,承办人在2小时内进行核实,24小时内制定解决方案,并及时与群众沟通反馈。建立不满意诉求台账,对诉求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妥善解决。今年以来,企业群众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9.98%,“差评”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60%。
3.强化群众意见收集。通过电话回访、在线问卷、意见征集箱等多种方式,全面收集群众对政务服务的各类意见、建议。定期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析,将合理的意见建议纳入政务服务改进计划,推动政务服务持续优化。
三、配强服务专员“一次办”
(一)落实企业服务专员制度
1.明确服务职责。组织27名服务企业专员挂包38个企业,明确专员的服务职责和工作要求。专员通过实地走访、微信、电话等方式对挂包企业运行情况进行摸排,每月至少走访企业1次,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企业服务台账,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实行销号管理。
2.精准政策推送。及时将国家、省、市出台的惠企政策进行梳理汇总,形成政策清单,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精准推送至挂包企业。组织政策宣讲活动,邀请政策制定部门负责人为企业进行政策解读,帮助企业了解政策内容、享受政策红利。例如,为某科技企业推送科技创新政策,帮助企业成功申请到研发补贴50万元。
3.优化服务方式。秉持“帮忙不添乱、参与不干预、服务不包办”的原则,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及时协调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并在规定时间内将解决情况反馈给企业。建立企业服务评价机制,由企业对专员的服务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专员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建强项目管家专员队伍
1.组建专业团队。建立由各级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项目管家团队,涵盖发改、工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和项目服务经验,能够精准服务项目策划酝酿、开工建设、竣工验收全过程。制定《项目管家服务规范》,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2.提供全程服务。对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在项目策划酝酿阶段,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可行性分析等服务;在开工建设阶段,帮助企业办理立项、规划、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竣工验收阶段,协助企业完成验收备案等工作。实现简单事项即帮即办、复杂事项前移指导、疑难问题集体会商。去年以来,已开通园区服务“直通车”230余次,解决企业诉求3300余个,办理审批、社保、税务等业务4.5万件。
3.强化政策支持。通过园区服务直通车为企业送去政策包,提供政策解读、案例分析、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