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2025年全市农村综合性改革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

在2025年全市农村综合性改革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_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自入选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以来,我县始终将农村综合性改革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契机。我们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特别是依托万亩特色农林资源,成功打造了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园区,为我县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在此,我很荣幸代表我县,向大家分享我们在农村综合性改革中的经验与成果。

  一、聚焦乡村发展,全力促进富民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我县立足农业特优产业,积极探索立体化栽植、农产品精深加工及文旅服务业发展路径,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切实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激发了乡村经济的内生动力,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一)创新林下经济模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一是古法新用,发展林下种植。我们依托万亩特色林地,延用传统间作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特色林木下种植适宜的经济作物,建成多个林下种植示范基地,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经测算,实施林下种植后,平均亩产效益提升XX%以上,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二是科技助力,提高种植效益。引入先进农业科技,为林下种植提供技术支持。推广精准灌溉、智能施肥等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与质量。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新品种选育与种植技术研究,进一步提升林下经济的科技含量与市场竞争力。三是示范引领,带 ……略…… 民需求。二是规范管理,完善制度保障。根据园区实践经验,制定出台一系列农村建设管理办法与细则,为农房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免费为各村农房建设提供监理服务与技术指导,严格执行“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建房”,有效提升乡村整体风貌,将规划“底图”变为振兴“蓝图”。三是动态调整,适应发展需求。建立规划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乡村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规划内容。定期组织村民代表与专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优化,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与适应性。

  (二)强化环境整治,营造优美乡村环境。一是专项治理,推进“三大革命”。示范园区持续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建立完善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集中完成弱电入地工程。园内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及无害化处理、厕所改造、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二是违建拆除,美化乡村面貌。大力开展违建拆除行动,拆除违章建筑、私搭乱建XX处,拆除残垣断壁XX处,改造美化老房XX间。通过拆除违建,清理了乡村环境,提升了乡村整体形象。三是长效管理,巩固整治成果。建立健全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日常监管。成立村民环境监督小组,定期对各村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检查评比,确保整治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一是道路畅通,构建交通网络。示范园区内村村畅通循环路、打通断头路、绕开穿村路、建设“四好农村路”,与新建环城旅游路串联成网,畅通道路“微循环”,铺就发展“快车道”。道路建设总里程达到XX公里,有效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二是能源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农村“煤改气”“煤改电”,全部完成清洁取暖改造,应用屋顶光伏,安装新能源充电桩和太阳能路灯,推广地热取暖。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XX%以上,实现了园区绿色低碳发展。三是设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务。建设村庄小游园,完善休闲娱乐设施。天眼工程、标准化快递物流点、5G网络实现全覆盖,提升乡村信息化水平与公共服务能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生态“含金量”和发展“含绿量”同步提升。

  (四)注重生态保护,打造绿色乡村家园。一是生态修复,保护自然资源。加强对乡村自然资源的保护与修复,开展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新增造林面积XX亩,湿地保护率达到XX%以上,有效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二是绿色发展,推广生态农业。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XX亩,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XX%以上。三是生态文化,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通过举办生态文化节、环保知识讲座等活动,增强村民环保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共同打造绿色乡村家园。

  三、深化乡村治理,着力培育文明乡风

  完善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的重要保障。我县示范园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强化引领,全面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全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培育文明乡风。

  (一)优化农村医疗服务,保障群众健康。一是医改深化,整合医疗资源。持续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服务体系。目前,每村均建有标准化卫生室,配备专业医疗人员,为村民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二是智慧医疗,提升服务水平。作为“大专家.COM”合作单位,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为园区群众购买智慧医疗服务。通过远程医疗、在线问诊等方式,让村民在家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三是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加强乡村医疗人才培养,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业务培训与进修学。通过人才引进与定向培养等方式,充实乡村医疗队伍。目前,乡村医疗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XX%以上,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

  (二)完善农村养老体系,让老人安享晚年。一是医养融合,创新养老模式。积极探索乡村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模式,依托乡镇卫生院建设养老院、依托村卫生室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村级卫生室与日间照料中心、家庭医生与老年居民全部实行签约定点服务,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二是设施完善,提升养老品质。加大对农村养老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养老院与日间照料中心的生活、娱乐、医疗等设施。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康复中心等,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养老品质。三是关爱服务,营造温馨氛围。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老年人活动,定期走访慰问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服务,营造温馨和谐的养老氛围。

  (三)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培育乡村人才。一是城乡一体,均衡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智慧教育工程。与公益教育机构合作,为乡村学校培养优秀教师,让乡村学生就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城乡教师交流、线上教学等方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二是改善条件,优化办学环境。大力实施义务教育薄改工程,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新建教学楼、宿舍楼,配备先进教学设备,建设干净整洁的食堂、健康护眼的照明、崭新明亮的塑胶操场和洁净卫生的室内卫生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生活环境。三是素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