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医院集中整治违规吃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医院集中整治违规吃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医院集中整治违规吃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院“集中整治违规吃喝”工作会议,意义重大,责任艰巨。这既是一次深入贯彻关于全面从严治、持续深化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动员会,也是一次针对当前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风险隐患进行深刻剖析、精准施策的整改部署会,更是一次凝聚全院共识、净化生态、护航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誓师大会。全院上下务必深刻认识此次集中整治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以高度的自觉和行动自觉,将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把握整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严峻形势

  “违规吃喝”看似是小节,实则是腐败温床,是生态的“污染源”,严重侵蚀的健康肌体,损害群干群关系,败坏社会风气。对医院而言,其危害性尤为深重:

  一是动摇公立医院公益属性的根基。公立医院姓“公”,核心是为人民健康服务。违规吃喝,尤其是接受医药企业、设备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的宴请,极易导致资源分配不公、采购决策偏离公益轨道,使“救死扶伤”的神圣殿堂蒙上利益交换的阴影,严重背离我们办院的宗旨。

  二是侵蚀医疗队伍的纯洁性与公信力。医务人员承担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其形象和公信力至关重要。参与违规吃喝,特别是涉及“酒杯中的奢靡之风”、“牌桌上的利益输送”,不仅模糊了 ……略…… 规吃喝问题及其背后的利益勾连。

  坚持严字当头,动真碰硬。对顶风违纪、屡教不改、影响恶劣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坚持“一案双查”,对履行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力的严肃问责。

  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既要严厉惩处形成震慑,更要注重源头治理、制度建设、文化涵养。把整治工作与完善医院治理体系、健全内控机制、加强洁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准确把握政策界限,精准区分正常公务接待、学术交流用餐与违规吃喝的界限,区分正常人情往来与利益输送的界限。确保整治工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三、聚焦重点环节,织密织牢制度“笼子”,提升治理效能

  整治要取得实效,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针对易发多发环节,扎紧制度篱笆,堵塞管理漏洞。重点在以下方面发力:

  1.健全完善公务接待管理制度。严格审批流程,修订《X医院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实行“事前审批单”制度。所有公务接待必须明确事由、对象、人数、标准、地点、陪同人员,经分管院领导审批后,报X办公室备案。严禁“先吃后报”、“化整为零”报销。细化标准清单,制定清晰、可操作的公务接待用餐、住宿、交通等标准清单,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坚决杜绝超标准、超范围接待。强化报销审核,财务部门对报销凭证进行严格审核,必须“四单合一”。无审批单、超标准、附件不全的一律不予报销。探索公务接待费电子化管理和动态监控。

  2.规范学术活动、业务交流用餐管理。明确界定范围,制定《学术会议、业务交流活动经费管理办法》,严格界定可安排工作餐或简餐的范围、标准和审批程序。严禁借学术会议之名搞公款吃喝、变相旅游。经费来源透明,相关费用必须纳入预算管理,来源清晰,严禁接受与活动有利益关联的厂商赞助用于宴请。实行“阳光”公示,学术会议、重要业务交流活动的议程、经费预算及决算应在院内网公示,接受质询。

  3.严管“内部食堂”等潜在风险点。功能回归本位,医院内部食堂首要功能是保障患者膳食和职工基本工作餐。严禁在食堂设立仅供少数人使用的高档包间,严禁将食堂作为变相接待场所。用餐实名管理,推行职工食堂就餐卡实名制管理,后台数据可查。严格区分职工工作餐与接待用餐。强化监督巡查,后勤管理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对内部食堂运营、接待情况进行检查抽查,严防“舌尖上的腐败”隐身其中。

  4.建立供应商、合作方“交往清单”与负面行为记录。划定行为红线,制定《医院工作人员与供应商、合作方交往行为规范》,明确严禁接受宴请、礼品礼金、旅游安排等具体情形。推行“阳光”合作,在招标文件、合作协议中明确写入洁条款,要求合作方承诺遵守医院洁规定。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发现有违规宴请、利益输送等行为的供应商、合作方,一经查实,列入医院合作“黑名单”,终止合作或限制参与招投标,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

  四、强化监督执纪,贯通各类监督力量,形成强力震慑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监督是保障执行的关键。必须多措并举,让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畅通举报渠道。公开医院举报电话、邮箱、信箱,在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院区显著位置公布。鼓励全院职工、患者及家属、社会公众对违规吃喝问题进行监督举报。落实举报人保护制度。

  2.做实做细日常监督。财务审计监督,财务处、审计科要加强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科研经费中涉及餐饮费用的专项审计和日常监控,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筛查异常报销线索。纪检监察监督,院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少数,通过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约谈提醒、列席会议等方式,主动发现问题线索。探索运用“大数据+监督”模式,如通过税控系统、公车轨迹、消费记录等进行关联分析。职能监督协同,院办、办、医务处、护理部、采购中心、后勤处等职能部门要结合业务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留意、发现、报告违规吃喝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3.发挥群众监督和y论监督作用。鼓励科室内部相互监督。在医院内部宣传平台设立“曝光台”,对查实的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强化警示震慑。主动接受社会媒体监督。

  4.严肃执纪问责,坚持“零容忍”。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对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的,坚决从严查处;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依规依纪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坚持“一案双查”,对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违规吃喝问题,或问题频发的部门,既要追究当事人的直接责任,也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的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结果运用,将违规吃喝问题查处情况与科室、个人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