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市场监管领域燃气安全整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燃气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过去一年全市市场监管领域在燃气安全整治工作中的成效与不足,部署2025年燃气安全整治重点工作,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_。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市场监管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各旗县区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以及部分重点燃气企业代表。刚才,X旗市场监管局、区市场监管局和燃气公司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提出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回顾过往,总结经验,充分肯定燃气安全整治工作成效
过去一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紧紧围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聚焦市场监管领域城镇燃气安全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以产品质量监管为抓手,筑牢燃气器具安全防线
一是全面开展燃气灶具及相关产品专项检查。我们以燃气灶具、减压阀、连接软管等为重点产品,对全市128家燃气灶具及相关产品经销商户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在检查过程中,严格查验企业经营主体资质、进货 ……略…… 检查力度。共检查燃气压力管道、相关压力容器使用单位204家次,责令改正26家,下达监察指令书15份,立案查办违法案件6起,所有隐患均已整改到位。通过严格的监管,确保了燃气压力管道及相关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筑牢了城镇燃气安全“防火墙”。
二、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增强燃气安全整治工作紧迫感
虽然我们在燃气安全整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燃气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一些燃气器具经销商法律意识淡薄,为追求经济利益,仍然存在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现象。部分气瓶充装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违规充装、未按规定对气瓶进行检验等问题。例如,在近期的一次暗访检查中,发现X镇某气瓶充装单位在明知气瓶已过期的情况下,仍然违规进行充装,这种行为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部分燃气压力管道及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对安全主体责任认识不足,“日_、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流于形式,隐患排查不彻底。
(二)监管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燃气安全监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不足,面对数量众多的燃气经营单位和使用单位,监管人员难以做到全面、细致的检查。另一方面,监管手段相对滞后,部分地区仍然依靠传统的人工检查方式,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化监管平台,导致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同时,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还不够紧密,在燃气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职责不清、信息不畅等问题,影响了监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三)群众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从日常检查和群众反映的情况来看,部分群众对燃气安全知识了解不够,安全意识淡薄。例如,一些居民在使用燃气时,不注意保持通风,随意改装燃气管道,使用不合格的燃气器具等,这些行为都增加了燃气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群众对燃气安全违法行为的举报意识不强,导致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及时被发现和查处。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全力推进2025年燃气安全整治工作
2025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扎实推进燃气安全整治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持续加强燃气器具产品质量监管
一是扩大检查范围。在巩固前期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燃气器具产品质量检查范围,将检查对象延伸到农村牧区、城乡结合部等监管薄弱地区,对燃气器具销售门店、五金店等经营场所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不留死角。2025年计划检查燃气器具经销商户XX家,实现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检查全覆盖。
二是加强质量抽检。加大燃气器具质量监督抽检力度,增加抽检批次和频次,提高抽检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全年计划开展燃气器具质量监督抽检XX批次,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要依法进行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引导消费者正确选购合格产品。
三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销售无熄火保护装置的燃气灶具、具有可调压结构的减压阀、标识标注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燃气连接软管以及“三无”产品等违法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同时,要加强与公安、商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打击违法行为的强大合力。
(二)深入推进气瓶充装和检验环节整治
一是严格准入管理。进一步规范气瓶充装和检验单位的审批程序,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对新设立单位的资质审查和现场核查,确保新设立单位符合安全要求。对不符合条件的单位,一律不予审批。
二是强化日常监管。加大对气瓶充装和检验单位的日常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重点检查充装单位是否严格执行充装前后检查制度、是否违规充装过期气瓶和报废气瓶,检验单位是否按照标准进行检验、是否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等。2025年计划对全市气瓶充装和检验单位开展XX次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限期整改。
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气瓶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实现气瓶充装、检验、使用等环节的全过程可追溯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气瓶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力争在2025年底前,全市气瓶信息化监管覆盖率达到XX%以上。
(三)切实加强燃气压力管道及压力容器安全监管
一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督促燃气压力管道及相关压力容器使用单位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完善“日_、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加强对安全总监和安全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2025年计划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期,培训人员人次。
二是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持续开展燃气压力管道及压力容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