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202x年以来我市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提升专业能力,筑牢建设工程消防安全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安全稳定运行。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旗县区住建局主要负责同志、市住建局建设工程消防监管科、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服务中心全体人员,以及市消防技术专家库专家代表。刚才,X旗、X区住建局和市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服务中心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全面总结了工作经验,提出了务实举措,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消防审验是贯彻安全生产战略的必然要求

  安全生产是_理政的大事要事,_多次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建设工程消防审验作为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关 ……略…… 任会,从全市建筑、消防、设计等领域遴选名专家,组建消防技术专家库,并开展了202x年消防审验备案工作业务培训会,覆盖旗县区住建局、市相关部门及专家共200余人。通过专家“传帮带”和系统培训,全市消防审验人员专业能力显著提升,在202x年自治区组织的消防审验技能竞赛中,我市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二是制度机制不断完善。修订出台《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环节责任主体和工作流程;建立消防审验专家会商制度,全年召开专家论证会次,解决复杂技术难题项。三是监督管理成效显著。202x年,全市共完成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项,验收项目个,验收通过率同比提升12%,对X个存在严重隐患的项目依法予以停工整改,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

  (二)当前工作仍存在短板和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部分地区和单位对消防审验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速度、轻质量”的倾向,导致个别项目消防审验流于形式。二是专业力量仍显不足。尽管组建了专家库,但基层消防审验人员数量不足、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依然存在。据统计,全市旗县区专职消防审验人员缺口达人,且部分人员缺乏大型综合体、高层建筑等复杂项目的审验经验。三是协同联动机制不健全。消防审验涉及住建、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多个部门,但目前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及时、联合不顺畅,存在职责交叉和监管空白。例如,在项目整改过程中,因部门间沟通不畅,导致整改进度延误X周。四是技术标准更新滞后。随着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材料、智慧消防等新技术不断应用,但我市消防审验标准和规范尚未完全跟上技术变革,部分老旧标准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审验需求。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工作水平

  (一)强化专业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一是加强常态化培训。2025年,市住建局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开展不少于4期的消防审验专题培训,覆盖全市所有消防审验人员和技术骨干,培训内容要涵盖最新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典型案例分析等。同时,组织专家编写《市建设工程消防审验操作指南》,为一线人员提供实用工具书。二是发挥专家智库作用。完善专家库管理制度,建立专家考核评价机制,对履职不力的专家及时调整。2025年,计划组织专家参与重大项目审验、技术难题攻关等工作次以上,充分发挥专家在科学决策中的智力支持作用。三是鼓励技术创新。支持消防审验人员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实践,对在智慧消防审验、新型材料防火性能评估等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奖励,并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

  (二)完善制度机制建设,构建科学管理体系

  一是健全法规标准体系。2025年,市住建局要联合相关部门,结合我市实际,修订《X市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审查细则》《市商业综合体消防验收规范》等地方标准,填补部分领域的标准空白。同时,建立标准动态更新机制,确保与国家最新政策法规同步。二是优化工作流程。推进“互联网+消防审验”建设,2025年6月底前上线全市建设工程消防审验管理平台,实现项目申报、审查、验收、备案全流程线上办理,将审批时限压缩30%以上。建立“容缺受理”机制,对非关键材料缺失的项目,在企业承诺限期补齐的前提下,先行开展审验工作。三是强化协同联动。建立住建、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2025年,计划开展联合专项检查次,重点整治违规施工、擅自改变建筑用途等突出问题。

  (三)加大监督力度,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一是严格监管。2025年,全市住建系统要开展“消防审验质量提升年”行动,对在建项目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检查覆盖率不低于60%。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2025年力争行政处罚案件数量同比增长20%。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多次违规的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纳入信用监管,限制其参与招投标活动。二是加强事后监管。对已通过验收的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