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_关于儿童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第十五次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我市在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中的成效与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整合资源,推动全市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领导,各旗县相关负责人,市民政局、教育局、妇联、团委等部门主要领导,以及基层儿童工作者、社会组织代表。刚才,X旗、X区、X街道及相关部门作了汇报发言,内容详实、措施具体,充分展现了各地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中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我都予以肯定,希望大家相互学借鉴,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从国家战略高度,儿童关爱服务是落实“人民至上”理念的必然要求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_多次强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的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这是和国家立足民生福祉、着眼长远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 ……略…… 年底,全市建成1个市级未保救助中心、3个旗县级和1个市辖区未保中心;在85个乡镇街道实现未保站100%全覆盖,并打造16个示范站,形成“15分钟关爱服务圈”。例如,青山区依托“老少乐园”站点,为流动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助餐、托管、公益活动等一站式服务,全年累计服务儿童超1万人次,真正实现“服务就在家门口”。二是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在留守儿童集中的旗镇和流动儿童占比高达79%的区社区,分别设立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站和流动儿童城市融合试点,整合市、区两级资源,开展个性化关爱服务。其中,X镇未保站通过链接企业、学校资源,累计筹集帮扶资金43万余元,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阅读讲座等活动13场,惠及儿童和家长484人次。三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全市选拔907名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儿童工作者,202x年开展业务培训1391人次,通过公开承诺、示范培训等方式,显著提升队伍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关爱保障精准化
一是完善政策制度保障。我市相继出台《X市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定期探访制度》《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儿童关爱服务的责任主体、工作流程和保障措施,并拟发布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有的25项关爱服务清单,为工作开展提供制度遵循。二是筑牢权益保护防线。通过动态摸排和信息建档,实现留守儿童委托照护协议签订率100%,并在X旗等地对83名留守儿童开展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区通过购买服务,引入社会组织实施“春泥”项目,为320名流动儿童提供假期关爱、学业辅导等服务,有效解决其成长难题。三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聚焦儿童多元化需求,开展心理健康关爱、安全自护教育等特色活动。如区繁荣社区“老少乐园”由专业社工机构运营,全年开展免费公益课、安全培训等活动,服务儿童超1万人次,切实丰富了儿童精神文化生活。
(三)树立服务品牌,凝聚社会关爱强大合力
我市坚持“主导、社会参与”原则,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儿童关爱服务品牌。市级层面,依托未保服务中心投入158万元购买服务资金,开展监护能力评估、心理关爱等7项重点项目,形成“鹿力童心,呵护未来”品牌,惠及儿童及家庭3500人次;旗县区层面,投入115万元资金,链接慈善资源,打造“童心有梦—助爱昆童”等一区一特色品牌,其中X县获批民政部试点,X区获评自治区试点;乡镇街道层面,组建儿童工作者、社工、志愿者服务队伍,形成17个特色品牌。例如,X街道未保站通过设立儿童议事会、评选有为少年等活动,充分调动儿童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将关爱服务落到实处。
三、正视问题挑战,清醒认识儿童关爱服务的短板不足
(一)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偏远地区保障力度不足
尽管我市实现了未保站全域覆盖,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服务资源差异显著。部分偏远乡镇未保站存在资金短缺、设施陈旧、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据统计,旗、县等农村地区未保站年均运营经费仅为城区站点的%,专业社工配备率不足%,导致服务内容单一、质量不高。,流动儿童主要集中在主城区,但部分社区因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如区社区流动儿童课后托管服务覆盖率不足X%。
(二)服务内容与需求匹配度不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儿童关爱服务仍存在“重物质帮扶、轻心理关怀”“重集中活动、轻长效服务”的问题。调查显示,%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最迫切需求是心理疏导和亲情陪伴,但现有服务中此类项目仅占%。同时,部分基层儿童工作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处理儿童心理问题、家庭矛盾时力不从心。例如,在202x年的一次儿童心理测评中,X%的基层工作者无法准确识别儿童心理异常信号,影响服务效果。
(三)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不健全,协同联动效能不足
虽然我市已初步形成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但社会力量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仍需拓展。一方面,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儿童关爱服务的渠道不够畅通,存在信息不对称、合作模式单一等问题;另一方面,部门间协同联动不足,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在政策衔接、资源整合上存在壁垒。例如,在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民政部门负责组织活动,教育部门掌握学生信息,但因缺乏有效沟通机制,导致服务对象重复或遗漏,造成资源浪费。
四、聚焦重点任务,奋力开创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新局面
(一)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服务均衡发展
一是加大资金和设施投入。2025年,市财政计划新增儿童关爱专项资金万元,重点向偏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