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链服务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链服务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链服务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前期产业链服务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攻坚克难,推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X相关领导,X市发改委、X科技局、X工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区(县)分管领导及生物医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以及产业链重点企业代表。刚才,X医药高新区、和生物医药集团分别作了汇报发言,结合实际工作谈了思路和举措,讲得很深入、很有见地,我都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产业发展实际,我讲五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生物医药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我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从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到流通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体系。截至2025年5月,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上企业达326家,较202x年增长47%;实现产值892亿元,五年间年均增长率达12.3%,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4.1个百分点。以医药高新区为例,该区集聚了药业、生物等龙头企业,202x年实现生物医药产业产值45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1.1%,其中药业的抗癌药生产线年产能达1200万支,产品覆盖全国80%以上的三甲医院。这充分说明,生物医 ……略…… 创新药研发进度提前6个月。三是推行“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搭建生物医药产业链服务平台,上线“政策超市”“诉求直达”等功能模块,累计访问量达12万人次,线上解决问题217项,线下举办政策宣讲会28场,惠及企业400余家。

  (二)项目建设形成良好态势,产业能级不断跃升

  一是招引质效明显提高。服务团队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开展精准招商,202x年至今新签约生物医药项目89个,总投资46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7个,占比75.3%。区引进的生物诊断试剂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亿人份诊断试剂的产能,预计年销售额超30亿元。二是建设进度持续加快。建立项目建设“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89个签约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目前已开工项目65个,开工率73%,其中X疫苗产业化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118天,创造了我市同类项目建设速度纪录。三是投产达效成果丰硕。202x年以来,新增投产项目32个,新增产值120亿元。X生物的重组蛋白药物生产线投产后,年产能达5000公斤,带动我市生物药产值同比增长28%,使生物药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占比提升至34%。

  (三)创新生态实现系统优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一是创新平台加速集聚。服务团队推动医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该中心已入驻研发团队42个,引进高层次人才380名,其中院士领衔团队7个。202x年,平台孵化的生物科技公司开发的小分子靶向药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成为我市首个获此认定的药物。二是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组织开展“校企对接月”活动,促成大学与药业合作开发创新剂型,该合作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产品上市后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显著。建立生物医药知识产权快速_中心,为企业提供专利预审、侵权判定等一站式服务。202x年,全市生物医药领域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89件,同比增长22%,X医药高新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三、聚焦短板不足,清醒认识产业链发展的瓶颈制约

  (一)产业链协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尽管产业链服务团队做了大量工作,但部门协同仍存在壁垒。如市场监管局在药品注册审批时,与药检所的数据共享不及时,导致某企业的新药注册审批延迟15个工作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不够紧密,我市原料药生产企业有87家,但与制剂企业的配套率仅为39%,多数原料药企业依赖外地市场,增加了运输成本和库存压力。化工园区的制药公司年产抗生素原料药500吨,但本地制剂企业仅消化120吨,其余需销往省外,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二)创新要素供给有待进一步加强

  高端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人员中,博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仅为11%,低于苏州、无锡等城市15个百分点。X生物在引进基因编辑领域专家时,因我市人才公寓、子女教育等配套不足,导致3名专家最终选择落户上海。同时,公共研发平台服务能力有限,现有国家级平台中,面向中小企业开放的仅占43%,X医疗器械产业园的32家小微企业中,有28家因无法使用高端检测设备,不得不将研发样品送往南京、杭州等地检测,单次检测费用平均增加5000元,周期延长7—10天。

  (三)政策落地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我市出台了《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的若干举措》,但部分政策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X区有17家企业因不熟悉申报流程未能享受,涉及金额达2300万元。,政策兑现周期较长,某创新药企申请的研发补贴,从提交材料到资金到位耗时8个月,影响了企业资金周转。X药业财务负责人反映:“我们202x年申请的500万元创新奖励,直到2025年4月才到账,比合同约定时间晚了3个月。”

  四、明确目标任务,扎实推进产业链服务重点工作

  (一)深化问题攻坚,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快速响应机制。将服务团队升级为“产业链服务指挥部”,由X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建立“每周调度、每月通报、季度考核”工作机制。开发产业链服务APP,实现问题“一键上报、实时跟踪、评价反馈”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力争将问题平均解决时间从目前的28天缩短至15天以内。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服务。针对土地指标紧张问题,自然资源局要统筹安排年度指标的20%用于生物医药项目,2025年确保生物诊断试剂等12个重点项目用地需求。X人社局要建立生物医药人才专项招聘计划,2025年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少于200名,新建人才公寓1500套。三是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X行政审批局要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对创新药注册申请,X市场监管局要成立专项服务组,提供“一对一”指导,力争2025年新药注册审批周期缩短30%。

  (二)攻坚项目建设,打造产业发展强引擎

  一是实施精准招商攻坚。制定《生物医药产业链招商图谱》,聚焦抗体药物、细胞治疗、高端医疗器械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