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关于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的决策部署,总结当前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强化过程管理与监督,全面提升我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以及承担我县2025年绩效评价委托任务的8家第三方机构工作人员。刚才,县财政局相关科室就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重点、第三方机构参与工作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读,各机构代表也围绕评价项目展开了深入交流,发言内容详实、分析到位,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严格按照会议要求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预算绩效评价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将其作为深化财税_改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关键举措。从全国数据来看,202x年全国各省市通过预算绩效评价,核减不合理资金需求超20xx亿元,有效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省也积极响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到 ……略…… 题
(一)工作成效显著,奠定良好基础
一是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自202x年起,我县先后出台《X县预算绩效管理办法》《X县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10余项制度文件,构建了涵盖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全流程的制度框架,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二是评价范围持续扩大。从最初的部分重点项目,逐步扩展到所有财政资金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2025年,纳入绩效评价的项目数量较202x年增长了3倍,实现了对一般公共预算、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全覆盖。三是结果应用初见成效。建立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对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的项目,在预算安排上给予优先保障;对“差”的项目,减少或取消资金安排。202x年,因绩效评价结果调整预算资金达2亿元,有效提升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二)问题依然存在,亟需整改提升
一是绩效目标设定不够科学。部分项目单位对绩效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标设定模糊、不具体,缺乏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在某文化旅游项目中,绩效目标仅表述为“提升旅游知名度”,未明确具体的游客增长数量、旅游收入增长比例等指标,导致后续评价缺乏依据。二是第三方机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机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对预算绩效管理政策理解不深入,在评价过程中存在方法不当、数据采集不全面等问题。据统计,202x年我县第三方机构提交的绩效评价报告中,有15%存在数据错误或分析不透彻的情况。三是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充分。虽然建立了结果应用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部门对评价结果重视不够,整改落实不到位,存在“重评价、轻应用”的现象。例如,在202x年对某农业项目的绩效评价中,发现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但相关部门未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导致类似问题在202x年仍有发生。
三、明确工作重点,全力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提质增效
(一)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把好预算编制“源头关”
一是规范目标设定流程。各项目单位要在预算编制阶段,严格按照“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相应匹配”的原则,科学设定绩效目标。县财政局要加强对目标设定的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安排预算。二是加强目标审核力度。建立财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第三方机构协同审核机制,从目标的完整性、相关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例如,对于教育领域的项目,要重点审核目标是否与提升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等核心任务相匹配;对于民生保障项目,要审核目标是否明确受益_数量、保障标准等指标。三是实行动态监控管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目标偏离的,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二)规范第三方机构管理,提升评价工作“专业性”
一是严格机构准入标准。修订完善《X县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提高机构资质要求,明确规定参与绩效评价的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人员、业绩经验和良好的信用记录。对新申请入库的机构,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实地考察。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定期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政策解读、案例分析、技能培训等活动,今年计划开展4期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预算绩效管理最新政策、评价方法与技术、报告撰写规范等方面,不断提升机构人员的专业水平。三是强化过程监督考核。建立第三方机构工作台账,对评价项目的进度、质量、洁纪律等进行全程监督。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从评价方案设计、数据采集分析、报告质量、服务态度等维度进行量化评分,考核结果作为机构续聘、评优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不合格的机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参与我县绩效评价工作的资格。
(三)深化评价结果应用,增强绩效管理“约束力”
一是建立结果公开机制。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将绩效评价结果在门户网站、财政部门官网等平台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2025年,计划实现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公开率达100%,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公开率不低于50%。二是强化结果刚性约束。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项目审批等紧密挂钩。对连续两年绩效评价结果为“差”的项目,取消立项资格;对绩效评价结果为“良”以下的部门,相应核减下一年度预算。三是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建立绩效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