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智慧耕地保护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智慧耕地保护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智慧耕地保护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总结全市智慧耕地保护“一张图”建设应用成效,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压实责任,以数字化手段推动耕地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领导、市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分管领导、自然资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黑土地保护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刚才,X和市自然资源局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全面、很具体,既总结了经验做法,也提出了下一步计划,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学借鉴,切实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智慧耕地保护“一张图”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从国家战略高度看,这是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必然要求

  耕地是粮食 ……略…… 保护“一张图”的实践成效

  (一)全域覆盖的监管体系基本建成

  自年在区先行试点以来,智慧耕地保护“一张图”已在全市个县(市、区)全面推广,累计投入资金万元,整合各类数据图层个,覆盖耕地面积万亩,实现了“耕地全上图、块块有人管”。系统将每块耕地的权属边界、用途属性及管护责任精准映射到电子地图中,明确村级田长人、乡级田长人、县级田长人,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例如,区通过系统划定耕地保护网格个,每个网格配备专职巡查员,实现了每日巡查覆盖率100%,今年一季度累计发现耕地异常变化处,均在X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达100%。这种“图上查、网上管、实地核”的闭环管理模式,彻底消除了管理盲区,让每一寸耕地都处于有效监管之下。

  (二)问题处置的闭环机制高效运转

  系统构建了“发现即报、限时整改、跟踪问效”的全流程处置体系,显著提升了耕地保护效能。村级田长依托“一张图”定位问题地块,可对简单问题现场处置;复杂问题通过系统逐级上报,由上级部门协同解决。今年以来,全市通过系统上报耕地违法违规问题件,其中%由村级直接处置,平均处置时间缩短至小时,较传统方式提升倍。在打击盗采泥炭黑土专项行动中,县利用系统的实时预警功能,成功拦截起盗采行为,涉案面积亩,挽回经济损失万元。同时,上级下发的土地卫片图斑可通过系统直接定位到基层田长和种植户,实现了“一步直达基层”,既缓解了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又将耕地保护责任压实到“最后一公里”。

  三、清醒认识智慧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与不足

  (一)数据整合与共享仍需深化

  虽然系统已整合多维度数据,但部分县(市、区)仍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部门间共享不充分的问题。例如,农业农村部门的承包经营权数据、生态环境部门的土壤污染数据尚未完全接入系统,导致监管存在“盲区”。据统计,全市仍有X%的乡镇未实现耕地数据实时同步,X%的行政村存在权属信息模糊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的精准性。

  (二)基层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部分基层田长和人员对系统操作不熟练,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在近期调研中发现,%的村级田长未能熟练使用手机APP上传巡查数据,%的乡镇人员不了解系统的预警功能设置,导致问题发现不及时。,系统在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不稳定,县乡因信号弱导致数据上传延迟问题频发,影响了处置效率。

  四、全面推进智慧耕地保护“一张图”提质升级的重点任务

  (一)强化数据融合,构建全域智慧监管网络

  一是要加快推进部门数据互通。由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在年底前完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的耕地相关数据接入,实现土壤肥力、灌溉设施、土地流转等信息实时共享。建立数据更新机制,要求各部门每季度对数据进行一次全面更新,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二是要扩大系统覆盖范围。2026年底前,完成全市X万亩耕地、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数据整合,将撂荒地、低效利用耕地等特殊地块全部纳入监管,实现“应上图、尽上图”。三是要引入卫星遥感和无人机巡查技术。每年投入万元,购买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每月对全市耕地进行一次全面扫描,结合无人机定期巡检,提高违法行为发现率,力争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夯实基层基础,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