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举措,推动全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强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区会、相关领导,区文化和旅游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镇街分管文化工作的负责同志,以及部分文化遗产保护单位、非遗传承人代表。刚才,X镇、X街道作了汇报发言,全面总结了本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做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区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从历史文脉延续的维度把握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一个地区的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我区作为黄河入海口的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从古代盐文化遗址到近代红色革命遗迹, ……略…… 救性保护工程,筑牢保护根基

  1.建立文化遗产全面普查与动态监测机制

  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牵头开展全区文化遗产普查工作,2025年底前完成对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非遗项目的全面梳理,建立完善文化遗产数据库。对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要制定“一处一策”保护方案,明确保护措施和责任主体。借鉴利津县铁门关遗址的保护经验,投入万元建设文物监测系统,对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24小时实时监测,及时掌握文物保存状况。例如,对镇si古建筑群,要安装裂缝监测仪、湿度传感器等设备,确保文物安全。

  2.推进重点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项目

  针对濒危文化遗产,实施“抢救性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计划投入资金亿元,重点推进项保护工程。其中,投资万元完成县古城墙修复工程,恢复城墙长度米,修缮城楼座;投资万元开展非遗项目抢救性记录工作,录制技艺流程视频小时,整理文字资料万字。2025年上半年,要完成镇村古民居群的抢险加固工程,确保栋濒危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同时,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每年安排X万元用于基层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鼓励各镇街申报保护项目,形成全区联动的保护格局。

  (二)构建非遗传承发展体系,激活文化基因

  1.完善非遗传承人培养机制

  建立“三级非遗传承人”培养体系,即区级传承人、市级传承人、省级及以上传承人梯队。制定《非遗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每年评选名区级非遗传承人,给予每人每年万元传承补贴。参照利津县“传帮带”机制,开展“非遗传承人结对培养”活动,安排名省级非遗传承人带徒名,市级传承人带徒名,确保每个非遗项目至少有名年轻传承人。2025年9月底前,举办全区非遗传承人培训班,邀请大学专家授课,培训传承人人次以上,提升传承能力和创新意识。

  2.打造非遗保护传承载体

  投资万元建设区级非遗保护中心,设置非遗展厅、传所、研究室等功能区,为非遗传承提供实体平台。在镇、街道建设个非遗特色村(社区),如街道可依托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打造“非遗生活体验区”,设置个非遗工坊,开展常态化体验活动。鼓励学校开设非遗课程,在小学、中学设立“非遗课堂”,邀请传承人定期授课,每年授课不少于课时,培养青少年的文化传承意识。2025年,要确保%以上的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三)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释放发展活力

  1.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以文化遗产为核心,打造“文化遗产旅游线路”,串联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非遗体验基地,形成“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借鉴利津县红色利津教育体悟中心的运营模式,在县革命旧址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投资万元增设VR体验设备、多媒体展厅,年接待研学团队不少于批次。支持镇村依托古村落资源,发展民宿旅游,改造传统民居栋,打造“非遗主题民宿”,实现年旅游收入万元以上。同时,举办“文化遗产旅游节”“非遗购物节”等活动,2025年计划举办X场次,提升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2.创新文化遗产利用方式

  推动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开发“文化遗产数字地图”手机APP,整合处文化遗产资源,提供导航、讲解、AR体验等功能,2025年底前实现用户下载量达万次以上。支持企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以文物为元素,设计开发文创商品系列款,如主题书签、纹样丝巾等,年产值力争达到万元。在X广场、X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文化遗产展示橱窗”,定期更新展示内容,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提高公众认知度。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协同工作格局

  成立由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文化和旅游局,统筹推进全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和业务指导,财政部门保障资金投入,自然资源部门优先保障保护项目用地,各镇街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权重不低于X%,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