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县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县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县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社会救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以来全县社会救助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对低保扩围增效、救助与慈善衔接、服务类救助拓展、社会救助综合改革等重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确保各项救助政策落地见效。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领导,各街道(乡镇)民政工作分管领导、社会救助业务经办人员,以及部分社区(村)民政助理员代表等。刚才,X街道、X镇作了工作汇报发言,围绕救助政策落实分享了具体做法和有益经验,讲得很到位、很有参考价值,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学借鉴,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县社会救助工作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从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高度,认识救助政策落实的必要性

  社会救助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当前,我县共有城乡低保对象户人,特困供养人员人,低保边缘人口人,临时救助对象人次,202x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万元。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困难群众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部分 ……略…… 做法被全省推广。这启示我们,只有将社会救助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通过改革创新破解_机制障碍,才能构建起覆盖全面、响应及时、服务精准的现代化救助体系,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坚实保障。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推进社会救助政策落地见效

  (一)抓实低保扩围增效,筑牢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一是精准落实扩围政策。严格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1.5倍的低收入家庭,以及刚性支出超过家庭收入50%的支出型困难家庭纳入低保边缘认定范围,202x年力争将全县低保覆盖率提升至X%,新增低保对象户人。建立“地毯式”排查机制,各街道(乡镇)要组织网格员对辖区内低收入家庭开展全面走访,使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表》详细记录收入、财产、支出等情况,确保“应查尽查”。例如,街道通过“大数据筛查+入户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已排查出符合条件的新增低保对象户,经验值得推广。二是强化动态管理。建立低保对象“季度复核”制度,通过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入户走访等方式,及时掌握家庭情况变化,对不再符合条件的及时退出,对新增困难家庭及时纳入,202x年力争实现救助对象动态管理准确率达100%。三是提升临时救助时效性。对因突发事件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实施“先行救助、后补手续”机制,救助金额在元以下的,由街道(乡镇)直接审批,202x年计划发放临时救助金万元,救助X人次以上。

  (二)深化救助与慈善衔接,构建多元共治救助格局

  一是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参照X市局做法,县民政局要牵头成立“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研究确定慈善组织承接救助服务的项目清单,202x年重点推动家慈善组织与个街道(乡镇)结对,开展“慈善助医”“慈善助学”等专项行动。二是拓展慈善参与渠道。设立“社会救助慈善专项基金”,每年从福彩公益金中提取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202x年力争募集资金万元以上。开发“慈善救助项目库”,将救助难以覆盖的特殊困难需求纳入项目库,由慈善组织认领实施,如为名困难家庭重度残疾人配备辅助器具、为名困境儿童提供课后辅导等。三是完善转介服务流程。制定《救助与慈善帮扶转介工作规范》,明确转介条件、程序和时限,县民政局每月向慈善组织推送转介名单,慈善组织在个工作日内响应,形成“救助—慈善衔接—跟踪反馈”的闭环机制。202x年力争完成转介救助人次,救助成功率达X%以上。

  (三)拓展服务类救助内容,提升救助服务质效

  一是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在为特困供养人员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将低保对象、低保边缘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纳入服务类救助范围,202x年上半年前完成需求摸排,建立服务对象台账份,年底前实现服务覆盖率达%。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6大类小项,如为失能老人提供助浴、助洁服务,为困境儿童提供学业辅导、兴趣培养等。二是创新服务供给模式。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入家具备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服务。建立“服务套餐”制度,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定制“基础服务+个性服务”套餐,例如为独居老人提供“每周次生活照料+每月次健康监测”的基础套餐,对有特殊需求的增加心理疏导、陪同就医等个性服务。三是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制定《服务类救助项目考核办法》,从服务满意度、服务完成率等个维度进行考核,每季度开展一次服务质量评估,对评估不合格的机构扣减服务费用并责令整改,202x年力争服务对象满意度达%以上。

  (四)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激发救助工作创新活力

  一是加快改革实验区建设。参照X市局经验,结合我县实际,确定街道、镇为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重点在救助标准动态调整、“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智慧救助平台建设等方面探索创新,202x年9月底前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例如,在街道试点建立“救助标准与物价指数联动机制”,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超过%时,自动启动低保标准临时调整机制,确保救助水平与生活成本同步增长。二是加强智慧救助建设。依托县服务平台,开发“社会救助智慧服务平台”,实现救助申请、审核、审批“一网通办”,202x年6月底前完成平台上线,力争线上办理率达X%以上。平台要具备大数据筛查功能,自动比对民政、社保、税务等部门数据,精准识别潜在救助对象,减少“漏保”“错保”现象。三是开展创新案例培育。围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