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县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专项整治会,意义重大而深远。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当前,、和省、市高度重视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工作,相继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我们必须提高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贯彻落实上级要求。此次会议,旨在全面深入分析当前我县药品、医疗器械安全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精准研判形势,周密安排部署专项整治工作。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全县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明确任务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确保全县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切实守护好群众“药匣子”安全。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站位,凝聚专项整治思想共识
(一)守护群众健康,必须筑牢安全底线
药品和医疗器械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_多次强调,“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我们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专项整治,就是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群众用药用械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安全风险的底线。试想,如果药品、医疗器械出现质量问题,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危及生命,这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巨大的灾难。我们作为员干部,必须时刻把群众的健康放在心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工作。
(二)推动产业发展,必须优化质量环境
药品和医疗器械产业是我县的重要产业之一,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就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质量安全环境。只有加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才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引导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推动我县药品和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如果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的 ……略…… 促进我县药品和医疗器械产业健康发展。
(二)具体目标
药品生产环节:药品生产企业合规率达到100%,药品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8%,不良反应报告率达到每百万人口1000份以上。药品经营环节:药品经营企业合规率达到100%,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销售规范率达到95%以上,药品购销渠道合法率达到100%。药品使用环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规范率达到100%,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达到90%以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时率达到95%以上。医疗器械生产环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合规率达到100%,医疗器械产品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5%,不良事件报告率达到每百万人口500份以上。医疗器械经营环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合规率达到100%,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使用覆盖率达到100%,医疗器械购销渠道合法率达到100%。医疗器械使用环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规范率达到100%,大型医用设备使用合规率达到100%,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及时率达到95%以上。
(三)工作路径
坚持问题导向。以排查和解决药品、医疗器械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核心,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治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坚持源头治理。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的监管,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使用环节,严格把控每一个关口,从源头上防止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坚持标本兼治。既要严厉打击当前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解决突出问题,又要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监管制度和标准,从根本上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保障水平。坚持社会共治。充分发挥、企业、社会公众、媒体等各方面的作用,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四、突出重点,落实专项整治任务要求
(一)紧盯生产环节,强化源头_
加强原材料管理。督促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建立健全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安全。对中药材、医用原材料等重点品种,要加强溯源管理,建立原材料采购台账,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规范生产过程控制。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加强对生产设备、工艺参数、生产环境等方面的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要求。加大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存在擅自改变生产工艺、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内部质量审核和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和消除质量安全隐患。鼓励企业开展质量认证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紧盯经营环节,规范流通秩序
加强药品流通监管。严格药品经营企业准入标准,加强对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连锁企业和单体零售药店的监管,规范药品购销渠道,严禁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加强对药品储存、运输环节的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影响。开展药品零售企业专项整治,重点查处销售假劣药品、违规销售处方药、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加强医疗器械经营监管。按照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管,特别是对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管。规范医疗器械购销行为,建立健全购销记录和台账,确保医疗器械可追溯。加强对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监管,落实网络销售企业的主体责任,严禁通过网络销售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文件的医疗器械。加强价格和广告监管。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的监管,打击价格垄断、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广告的审查和监管,严禁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误导消费者。
(三)紧盯使用环节,保障终端安全
加强医疗机构管理。督促医疗机构建立健全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储存、使用和管理行为。加强对医疗机构药房和药库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药品储存条件和管理水平。开展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用械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用械。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监管。加大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重点检查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购进渠道、储存条件、使用管理等情况,消除基层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隐患。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加强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建立健全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网络,加强对医疗机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的监测工作指导,提高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及时分析和评价不良反应(事件)信息,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障公众用药用械安全。
(四)紧盯违法违规,保持高压态势
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建立健全案件查办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形成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强大合力。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要深挖细查,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重点查处制假售假、非法生产经营、虚假宣传、夸大疗效等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强化行刑衔接。加强与公安、司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及时将涉嫌犯罪的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严禁以罚代刑。公安机关要加大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实施信用惩戒。建立健全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实行信用分级管理,将信用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对失信企业和个人,在市场准入、招投标、融资贷款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五、压实责任,形成专项整治强大合力
(一)落实领导责任
各级和要切实提高站位,将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任务来抓。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工作责任制,细化部门职责清单,明确市场监管、卫健、公安等部门在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管责任,将任务分解到具体岗位、落实到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组建专项督查组,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建立问题台账,对检查中发现的难点堵点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专题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为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落实监管部门监管责任
药品监管、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监管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药品监管部门要建立全链条闭环监管机制,针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环节的原料采购、生产工艺合规性,经营环节的仓储运输条件、资质核验,使用环节的处方审核、终端流向等开展全覆盖检查。通过“双随机一公开”、飞行检查等方式,每月制定重点检查清单,对高风险品种实施靶向抽检,运用大数据分析锁定风险点位,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立即立案查处,形成有力震慑。卫生健康部门需完善医疗机构药械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临床药师培训,规范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