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过去一段时间全区在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领域所取得的工作成效,深入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与方向,推动全区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区卫生健康局及下属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各镇街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区内各妇幼保健机构负责人以及部分重点医疗机构代表。刚才,X区卫生健康局等部门作了汇报发言,对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计划进行了详细阐述,讲得都非常好,提出的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我都表示赞同,希望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好各项工作部署。下面,结合全区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回顾工作,充分肯定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是医药卫生_改革成效显著,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全区以“油地融合”为重要切入点,大力推进医药卫生_改革,构建了独具特色的“1+3+N”医共体“XX模式”。以区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4家二级医疗机构、5家一级医疗机构、72家一体化村卫生室以及1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服务流程。通过这种紧密型 ……略…… 02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实施方案》,新增肺结节CT筛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进一步丰富了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内容。自202x年3月15日起,借助“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契机,引入Ai阅片机器人系统开展肺结节CT筛查。截至目前,已完成体检3626人,发现肺占位阳性病例21例,确诊病例8例,其中2人已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老年人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率,为及时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在妇幼健康方面,加强了对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管理。建立健全了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保健服务体系,规范开展孕期检查、产后访视以及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等工作。例如,X镇卫生院为每位孕产妇建立了详细的健康档案,从孕期开始进行跟踪管理,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孕期并发症。同时,为辖区内的儿童提供免费的预防接种、健康体检等服务,保障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客观分析形势,清醒认识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尽管全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人才短缺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待遇相对较低,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许多医学院校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大城市的大医院就业,导致基层医疗机构人才补充不足。例如,X镇卫生院近年来招聘的医生数量较少,且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临床经验。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体系不够完善,业务能力提升缓慢。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基层医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知识更新不及时,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在一些复杂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基层医务人员往往存在技术瓶颈,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
二是妇幼健康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在全区范围内,妇幼健康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城区的妇幼保健机构设施相对完善,医疗技术力量较强,能够提供较为全面的妇幼健康服务。而一些偏远乡镇的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设备陈旧,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只能开展基本的妇幼保健服务,对于一些高危孕产妇和儿童疾病的救治能力有限。例如,X乡卫生院的妇幼保健科室仅有几名医护人员,且缺乏先进的医疗设备,对于一些孕期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只能依靠简单的检查手段,无法为孕产妇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全区妇幼健康服务的整体能力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在出生缺陷防治、儿童早期发展等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探索。
三是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工作协同性不足,信息化整合存在障碍。基层卫生工作与妇幼健康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协同性不足的问题。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例如,在对孕产妇的健康管理中,基层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之间有时会出现重复检查、信息不一致等情况,给孕产妇带来不便。同时,全区在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整合存在障碍。各医疗机构使用的信息系统来自不同的开发商,数据标准不统一,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这不仅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连贯性,也不利于对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工作进行全面、准确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三、明确工作重点,全力推动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医药卫生_改革,持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深化“1+3+N”医共体“XX模式”建设,加强医共体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建立健全医共体绩效考核机制,以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医疗费用控制等为主要考核指标,激励医共体成员单位积极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医共体内部人才流动和技术共享,通过定期选派基层医务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上级专家到基层坐诊和带教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例如,区人民医院可以制定详细的进修计划,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为期3-6个月的进修学,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个学科。同时,积极探索与周边地区医疗机构的合作交流,学借鉴先进的医改经验和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我区分级诊疗体系。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力度,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例如,设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专项补贴,对到偏远乡镇工作的医务人员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体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