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我市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举措,全力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广大农村居民的用水安全和用水需求。参加今天会议的有、相关领导,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市水利局、发改委、财政局、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乡镇代表。刚才,X县、X区和市水利局等部门、地区作了汇报发言,全面总结了工作经验,深入剖析了问题短板,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讲得都很到位,我都表示赞同,希望大家对照目标、狠抓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实际工作情况,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农村供水保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关乎群众切身利益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农村供水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x年底,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8.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8%,累计解决了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然而,在部分偏远山区和老旧村落,仍存在供水不稳定、水质不达标的情况。例如,县镇村 ……略…… 工投用。
2.推进老旧管网改造升级
老旧管网漏水、水质二次污染等问题是影响农村供水质量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市目前仍有公里老旧供水管道亟需改造,部分地区管网漏损率高达25%以上。各县(市、区)要制定详细的老旧管网改造计划,分年度、分区域推进改造工作。202x年计划改造老旧管网公里,重点解决管网老化严重、供水不稳定的区域。例如,市街道通过实施老旧管网改造工程,管网漏损率降低至10%以下,水质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要借鉴成功经验,确保改造工程质量,从源头到龙头全链条保障供水安全。
(二)补齐供水服务短板,实现全面通水入户
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用水意识
部分农村居民对自来水使用存在疑虑,或因经济、惯等原因不愿接入自来水。各县(市、区)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供水保障政策、自来水使用安全知识以及用水收费标准等内容,提高群众对自来水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同时,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农村,面对面为群众讲解自来水的优势和好处,打消群众顾虑。例如,县通过开展“供水服务进乡村”活动,组织宣传队深入个行政村,发放宣传资料万份,现场解答群众疑问人次,有效提高了群众接入自来水的积极性。
2.落实政策措施,加快通水入户进程
制定完善农村供水入户补贴政策,对经济困难家庭给予适当补贴,降低群众用水成本。加强与电力、通信等部门的协作,解决供水入户过程中遇到的线路交叉、管道铺设等问题。202x年,全市计划新增通水入户万户,各县(市、区)要明确任务目标,倒排工期,确保按时完成。对于偏远分散的农户,可采取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单户供水工程等方式,实现供水全覆盖。如镇村,通过建设小型集中供水站,解决了户偏远农户的用水难题,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了供水保障的实惠。
(三)提高供水质量标准,保障水质安全可靠
1.加强水源水保护管理
严格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立保护区标识和警示标志,明确保护范围和要求。加强对水源保护区内的巡查监管,严禁在保护区内进行排污、养殖、采矿等活动。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对因保护水源而受到经济损失的农户给予合理补偿。202x年,全市共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个,投入资金万元用于保护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了水源地生态环境。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防联控,共同保护跨界水源,确保水源安全。
2.强化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
建立健全农村供水水质监测体系,增加水质监测点和监测频次。市、县两级水利部门要联合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等部门,定期对水厂出厂水和农村供水末梢水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202x年,计划将农村供水水质监测覆盖率提高到100%,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常规指标检测,每季度开展一次全指标检测。对于检测不合格的水厂,要立即责令整改,采取消毒、净化等措施,直至水质达标。如X水厂在一次水质检测中发现大肠杆菌超标,通过紧急更换消毒设备、加强水质净化处理,在一周内使水质恢复正常。
(四)优化供水服务能力,及时解决用水诉求
1.加强供水服务队伍建设
各县(市、区)要组建专业的农村供水服务队伍,配备足够的维修人员、水质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强对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202x年,计划开展农村供水服务人员培训场次,培训人员人次。建立供水服务人员考核机制,将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纳入考核指标,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同时,鼓励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的供水服务企业,提升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水平。
2.完善供水服务响应机制
设立24小时供水服务热线,及时受理群众用水咨询、报修等诉求。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于群众反映的停水、漏水等问题,维修人员要在接到通知后1小时内出发,小故障在4小时内修复,大故障在24小时内恢复供水。例如,X市建立了农村供水“110”服务体系,群众拨打服务热线后,维修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现场解决问题,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要加强对服务响应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对服务热线受理情况、维修时效等进行统计分析,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五)促进供水工程规范,提升管理运营水平
1.开展标准化建设
制定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标准和规范,从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到运行管理、水质检测、水费收缴等各个环节,都要建立统一的标准。202x年,计划创建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示范项目X个,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例如,县供水工程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实现了工程设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水质安全达标、服务优质高效的目标,成为全市农村供水工程的样板。各县(市、区)要学借鉴先进经验,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进程。
2.规范水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