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X市应急救护能力提升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应急救护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全市前期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短板不足,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提升全市应急救护整体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筑牢防线。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分管负责同志、市应急管理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重点行业企业代表。刚才,X、市交通运输局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有针对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应急救护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应急救护工作是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国家战略层面看,、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将应急救护纳入健康中国建设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到25%以上”的目标 ……略…… 、旅游服务等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做到100%持证上岗,2025年底前,市交通局要完成全市万名客运司机、万名建筑工人的急救培训;,学校要将应急救护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市教育局要在2025年秋季学期前,实现全市中小学教师急救培训全覆盖,每个学校至少配备名持急救证的教师;,社区要培育“急救明白人”,各街道、乡镇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每年组织场以上应急救护培训,确保每个社区(村)至少有X名具备急救能力的志愿者。
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鉴X机场的培训经验,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考核认证”的模式,确保培训实效。市红十字会要统筹全市急救师资力量,组建支不少于人的专业培训队伍,深入基层开展“手把手”教学。2025年,每个县区至少要建设X个标准化应急救护培训基地,配备心肺复苏模拟人、AED训练机等设备,为群众提供沉浸式培训体验。
(二)完善应急救护设施,提升现场急救保障能力
应急救护设施的配备水平直接影响急救成功率。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保障”的原则,加快推进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的布设工作。2025年,全市要在机场、车站、学校、体育场馆、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新增AED设备台,总数达到台;2026年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AED全覆盖;2027年完成所有行政村卫生室AED配备。市财政局要将应急救护设备采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今年安排专项资金X万元,确保设备采购到位。
同时,要建立设备管理维护机制。市应急管理局要牵头制定《市应急救护设备管理办法》,明确设备的使用、维护、更新责任主体。各设备安装单位要落实专人管理,定期开展设备检测,确保设备完好率达100%。要依托“智慧城市”平台,开发应急救护设备定位系统,群众通过手机APP即可查询附近AED位置,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例如,市已建成全市统一的急救设备地图,市民通过APP可实时查看周边台AED的位置和使用状态,202x年通过该系统成功救助名心脏骤停患者,救活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X个百分点。
(三)健全应急联动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处置效能
应急救护工作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120急救中心+培训基地+社会急救力量”的联动机制,缩短急救响应时间。市卫健委要牵头完善急救网络,2025年将全市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从目前的分钟缩短至分钟以内;要加强120调度系统与应急救护设备定位系统的对接,当接到心脏骤停报警时,系统自动推送附近AED位置信息和持证急救人员信息,实现“调度派车+现场急救”同步进行。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本领域应急救护预案,定期开展演练。市教育局要在每所学校建立应急救护小组,每学期至少组织次应急演练;市文旅局要督促旅游景区配备急救箱、AED等设备,导游人员必须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市体育局要在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中设置急救站点,配备专业急救人员和设备。2025年,全市各行业要累计开展应急演练场次,参与人数达X万人次,通过演练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升能力。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应急救护能力提升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各级各部门要将应急救护能力提升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成立由我任组长,市卫健委、应急管理局、教育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应急救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工作。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要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机制,督查室要定期对各县区、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成效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
(二)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要素保障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