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总结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重点企业代表以及行业协会负责人。刚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X县、县及企业、X公司作了汇报发言,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思路举措,讲得很到位、很有针对性,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的战略意义
(一)实施“头号工程”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从全国来看,202x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X%,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X%,其中数字化转型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X%。我市作为省工业重镇,202x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产业、产业等主导产业产值突破亿元,形 ……略…… 要在全市推广。二是做好“无中生有”文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借鉴市培育产业的经验,在开发区布局产业链,2025年力争引进家核心配套企业,形成亿元产业规模。三是做好“有机结合”文章,推动“两业融合”发展。我市集团“制造+服务”模式实现营收增长X%,要在X、等行业培育家两业融合示范企业,2025年实现服务业对制造业_率提升至X%。
(二)强化创新驱动发展,重塑产业增长动力
一是做强创新平台载体。目前我市仅有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要推动集团、公司等企业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2025年力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数量增长%。市通过建设产业研究院,推动技术成果转化率提升至X%,这一经验值得借鉴。二是培育创新主体梯队。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2025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家,打造家创新型领军企业。三是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参照省“工业领军人才”计划,制定我市制造业人才专项政策,2025年引进名产业急需的博士以上高端人才,建立个院士工作站,解决X产业等领域的人才短缺问题。
(三)加快“三化”改造进程,推动产业模式升级
一是深挖高水平技改潜力。202x年我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X%,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要实施“千企技改”工程,2025年推动家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力争技改投资增速达X%以上。公司通过技改实现产能提升%的案例,要在行业全面推广。二是强化数字赋能发展。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5年建成个智能工厂、个数字化车间,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区产业园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家中小企业上云,降本增效%,这种模式要在全市复制。三是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在X、等行业开展个AI应用试点,如集团引入AI质检系统后,缺陷检测准确率从%提升至X%,年减少损失X万元,要推动更多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四)聚力“点线面”协同,优化产业发展机制
一是培育优质企业梯队。实施“领航企业”培育计划,2025年打造家产值超亿元的领军企业,家产值超亿元的骨干企业。目前我市产值超百亿元企业仅家,要重点推动集团、公司等企业跨越百亿台阶。二是深化链长制工作机制。建立条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每条产业链明确名市级领导牵头,2025年实现产业链本地配套率提升至%。产业链通过链长协调,解决个关键配套问题,带动产值增长X%,这种做法要在全市推广。三是塑强产业集群载体。推动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园打造省特色产业基地,2025年力争形成个千亿级、X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聚效应。
三、完善保障体系,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2025年将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个工作日以内。县通过并联审批,使项目审批时间缩短%,这种做法要在全市推广。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亿元工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等项目,对认定的智能工厂给予最高万元奖励。三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每月开展“企业接待日”活动,2025年力争企业诉求办结率达X%以上,满意度达X%。
(二)加强要素保障,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一是保障土地供给。开展工业用地提质增效行动,2025年盘活低效工业用地亩,建设标准化厂房万平方米。区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土地亩,引进个优质项目,这一经验要在全市推广。二是强化金融支持。设立亿元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推动家工业企业上市融资,2025年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以上。三是保障能源供应。优化工业用能结构,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X%,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X%,确保重点工业项目用能需求。
(三)强化考核督导,确保任务落地见效
一是建立“清单化”推进机制。将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分解为大类项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单位、时间节点和目标要求,实行挂图作战。如月底前完成产业链图谱绘制,月底前出台数字化转型专项政策等。二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工业经济指标纳入县(区)高质量发展考核,权重不低于%,设置“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数字化转型覆盖率”等项指标,每季度通报排名。三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