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培训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总结前期人才培训工作经验,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通过强化人才支撑,推动全市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核心竞争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X区(县)经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市经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来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造、现代化工制造、电子器件及控制设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的企业代表。刚才,市经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对前期培训工作作了汇报,枣阳市科经局和企业代表也分享了经验做法,讲得都很到位,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并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清发展形势,深刻把握数字化转型人才培训的重要意义
(一)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全球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产业格局。据统计,202x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50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超过40%。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也呈现出强劲势头,202x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60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0%,对GDP增长的 ……略…… 焦重点行业企业。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造、现代化工制造、电子器件及控制设备制造等5大试点行业作为重点,优先对这些行业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一线员工开展培训。计划在2025-2027年期间,为每个行业培训不少于500名专业人才,三年累计培训规模达到2500人以上。二是覆盖不同层次人员。针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重点培训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与管理;对技术人员,开展数字技术应用与研发培训;对一线员工,进行数字化设备操作和基础数据处理培训。例如,在电子器件及控制设备制造行业,计划为企业高管开设3期数字化战略研修班,为技术人员举办5期物联网技术应用培训班,为一线员工开展10期自动化设备操作技能培训班。
(二)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体系
一是结合行业特点设置课程。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课程内容涵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新能源电池管理系统数字化设计等;对于现代化工制造行业,开设AI在化工流程优化中的应用、化工安全生产数字化监控等课程。二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课程邀请高校教授、行业专家讲解前沿技术和理论知识,实践课程安排学员到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实地参观学,参与项目实操。如在纺织服装制造行业培训中,组织学员到X智能纺织工厂,学数字化服装设计、智能仓储管理等实际操作流程。同时,引入案例教学,选取国内外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一是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搭建线上培训平台,整合优质数字资源,开发在线课程,方便企业员工随时随地学。同时,定期组织线下集中培训和研讨交流活动。计划2025年线上课程数量达到200门以上,线下培训场次不少于50场。二是开展定制化培训服务。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方案。例如,X企业提出对智能工厂建设方面的培训需求,我们将联合专业机构,为其设计涵盖工厂规划、设备选型、系统集成等内容的专项培训课程,并安排专家团队进行一对一指导。三是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通过理论考试、实操考核、企业反馈等多种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确保培训质量。
三、强化组织保障,确保人才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经信局局长任副组长,各区(县)经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协调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二是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市经信局负责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各区(县)经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企业的动员组织、培训需求收集和培训活动的具体实施;财政部门要保障培训经费的落实;教育部门要协调高校和职业院校提供师资和培训场地支持。三是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将人才培训工作纳入对各X区(县)经信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和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未完成培训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加大资源投入,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保障培训经费。市、区(县)两级财政要将人才培训经费纳入年度预算,2025年市级财政计划投入1000万元用于培训工作,各区(县)财政按照不低于市级投入的30%配套资金。同时,鼓励企业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对企业自行组织的数字化转型培训,符合条件的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邀请武汉科技大学、中国信通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担任培训讲师;另一方面,从我市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中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组建企业导师团队。计划2025年培训师资队伍规模达到200人以上。三是完善培训设施。依托高校、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数字化转型培训基地,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训设施。2025年,全市计划建成5个市级数字化转型培训基地,为培训工作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开展政策宣传解读。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国家和地方关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措施,以及人才培训的相关政策和优惠政策。组织政策宣讲团,深入企业开展面对面的政策解读活动,2025年计划开展政策宣讲活动不少于30场。二是推广典型经验。及时总结和宣传在数字化转型人才培训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地区、优秀企业和典型案例,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例如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