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医保系统“青苗行动”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青苗行动”实施成效,分析当前年轻干部培养面临的形势与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全面锻造一支过硬、业务精湛、优良的青年医保铁军,为全市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区)医保局主要负责同志、市医保局机关全体干部、局属单位班子成员以及“青苗行动”培养对象代表。刚才,X区医保局、市医保中心分别作了汇报发言,分享了年轻干部培养的经验做法,讲得很实在、很有借鉴意义,我都同意,希望大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医保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青苗行动”的重要意义
(一)从干部队伍建设看,“青苗行动”是夯实医保事业发展根基的战略工程
年轻干部是医保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其成长成才直接关系到医保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当前,全市医保系统35岁以下年轻干部共有126人,占干部总数的32%,已成为推 ……略…… 铸魂”为引领,强化年轻干部历练
一是构建系统化理论学体系。市医保局已制定《年轻干部理论学计划》,2025年将开展“_专题学”等6大主题学活动,采取“每周一学、每月一讲、季度一考”形式,确保年轻干部理论学全覆盖。截至目前,已举办“医保政策与理论”专题培训班5期,覆盖400余人次,X县医保局年轻干部在全市理论知识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二是建立“双导师”培养机制。为每名培养对象配备导师和业务导师,导师由局领导班子成员担任,重点指导成长;业务导师由业务骨干担任,重点传授工作技能。区医保局实行“导师带徒”模式,年轻干部在导师指导下,牵头完成医保电子凭证推广项目,使辖区激活率从65%提升至89%,成效显著。
(二)以“强基提能”为重点,提升年轻干部专业素养
一是实施“业务能力提升工程”。围绕医保基金监管、经办服务、政策研究等核心业务,开设“医保大讲堂”12期,采取“年轻干部轮流授课+专家点评”方式,推动学用结合。市医保中心年轻干部在讲授“DRG付费改革”课程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协助完成3家定点医院付费方式改革,为基金节约支出1200万元。二是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设置基金监管、待遇审核等6个实操岗位,组织年轻干部轮岗锻炼,每季度开展业务技能比武。2025年上半年已举办“医保经办服务技能竞赛”,32名年轻干部参与角逐,其中县医保局在报销流程优化项目中,将平均办理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8分钟,被评为“岗位能手”。
(三)以“四下基层”为抓手,锤炼年轻干部务实
一是建立蹲点调研常态化机制。组织26名年轻干部深入镇、街道等15个基层单位,开展“医保政策落实情况”专题调研,面对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0余条,形成《基层医保服务痛点分析报告》。区年轻干部在社区蹲点时,发现老年群众对医保电子凭证使用不熟悉,遂牵头组织“医保服务进社区”活动12场,手把手指导200余名老人激活使用,群众满意度达98%。二是推行“一线工作法”。安排年轻干部参与医保政策宣传、基金监管巡查等一线工作,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6件。市医保局年轻干部在巡查定点药店时,发现药店存在串换药品行为,及时固定证据并移交部门,追回基金损失35万元,展现了年轻干部的责任担当。
三、强化责任担当,凝聚“青苗行动”推进合力
(一)压实主体责任,构建层级培养体系
各县(区)医保局要把“青苗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市医保局已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各县(区)要参照成立相应机构。X县医保局建立“组统一领导、科室协同推进、导师具体指导”的三级培养体系,将年轻干部培养纳入年度考核,权重占比达20%,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各单位要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措施和时限,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二)完善保障机制,强化要素支撑
一是设立“青苗培养专项经费”。市医保局2025年安排资金200万元,用于培训学、实践锻炼等项目,各县(区)要按不低于1:1比例落实配套资金。X区医保局投入50万元建设“青年学室”,配备业务书籍、多媒体设备等,为年轻干部学创造条件。二是搭建成长平台。优先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参与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对表现突出的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中予以倾斜。202x年以来,全市医保系统已有12名年轻干部因工作实绩突出被提拔为中层干部,市医保局在参与医保信息平台建设中表现优异,被破格提拔为信息科副科长。
(三)严格监督考核,确保工作实效
一是建立“成长档案”管理制度。为每名培养对象建立动态档案,记录学培训、工作实绩、群众评价等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评估。X市医保局开发“青苗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