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区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区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部署,总结前期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方向,全面提升全区案件办理质效。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区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各纪检监察室负责人、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各镇(街道)纪(工)委,以及案件审理室全体同志。刚才,X镇、X派驻纪检监察组、X纪检监察室分别作了汇报发言,分享了在案件质量评查中的经验做法和整改思路,讲得很全面、很有针对性,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相互学借鉴,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下面,结合我区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案件质量评查是维护纪国法严肃性的必然要求

  纪国法是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案件办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纪国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从近年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通报的情况看,因案件质量问题导致案件被撤销、申诉改判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某省曾有一起案件,因证据收集不充分、程序存在瑕疵,最终在申诉复查中被认定为处理不当,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损害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形象。我区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就是要通过对每一起案件的“深度体检”,确保案件事实清 ……略…… 能,导致一些重要的电子证据未能有效利用。

  (二)程序规范意识有待加强

  程序合法是案件质量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办案过程中,仍有个别办案人员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202x年评查发现,12%的案件存在程序瑕疵,主要表现为谈话审批手续不齐全、调查措施使用不规范等。例如,某案件在采取留置措施时,未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履行审批程序,虽然最终案件得以顺利查办,但这种程序上的不规范行为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在案件移送审理环节,存在材料报送不及时、不完整的情况,影响了案件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这些问题反映出部分办案人员程序意识淡薄,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案件定性和处理存在偏差

  案件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是衡量案件质量的核心标准。然而,在评查中发现,部分案件存在定性不够精准、处理畸轻畸重的问题。例如,在某违反_精神的案件中,对违规行为的性质认定存在分歧,导致处理结果与实际违纪情节不符。还有些案件在量纪量法时,未能充分考虑违纪违法人员的主观过错、认错态度等因素,影响了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对一些新型违纪违法问题的定性和处理缺乏经验,在面对复杂案件时,存在适用法律条款不准确的情况。

  (四)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不够到位

  虽然我们通过案件质量评查发现了大量问题,但在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方面还存在不足。部分单位和个人对评查反馈的问题重视不够,整改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存在敷衍应付的现象。例如,在202x年评查反馈的问题中,有30%的问题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个别问题甚至出现反复。同时,评查成果未能充分转化为制度成果和工作经验,对共性问题的研究分析不够深入,未能形成有效的长效机制,导致类似问题在不同案件中重复出现。

  三、强化工作措施,全面提升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实效

  (一)健全评查机制,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

  一是完善“三位一体”评查体系。进一步细化日常评查、年度全面评查、专项评查的内容和标准,明确评查责任和工作流程。日常评查要做到随案跟进,重点对案件线索处置、初核、立案、调查等环节进行实时监督;年度全面评查要对全年办结案件进行全覆盖检查,形成系统性评估报告;专项评查要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提高评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建立评查结果通报制度。定期将评查结果在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内进行通报,对评查中发现的优秀案件和先进经验进行表彰推广,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点名批评,督促其限期整改。三是加强评查队伍建设。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案例研讨、交叉评查等方式,提高评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过硬、业务精通、优良的评查队伍。

  (二)加强业务指导,提升执纪能力水平

  一是强化培训教育。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围绕案件办理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邀请上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专家学者和业务骨干进行授课,开展专题培训和实战演练。2025年计划举办案件质量提升专题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不少于300人次。同时,组织开展“以案代训”活动,选派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到区监委案件审理室跟班学,通过参与实际案件审理工作,提高业务能力。二是做好业务咨询答疑。建立案件质量咨询服务平台,安排专人负责解答办案人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提供业务指导和政策解读。对普遍性问题,要通过制发工作提示、编发典型案例等方式进行集中解答和指导。三是加强沟通交流。定期组织办案部门与审理部门开展业务交流活动,通过“面对面”座谈、案例研讨等形式,就案件定性、证据标准、程序规范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

  (三)严格整改落实,构建案件质量闭环管理

  一是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一案一清单”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做到问题不解决不销号。各承办部门要对照问题清单,深入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加强整改跟踪督办。成立整改督查小组,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办,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同时,建立整改情况反馈机制,要求承办部门定期报送整改进展情况,及时掌握整改工作动态。三是注重成果转化运用。对评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薄弱环节,要深入研究分析,查找制度和机制方面的漏洞,及时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例如,针对证据收集不规范的问题,制定《案件证据收集操作指引》;针对程序瑕疵问题,完善《案件办理流程规范》,通过建章立制,推动案件质量持续提升。

  (四)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评查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评查。开发案件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