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县异地事项就近办便民服务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县异地事项就近办便民服务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异地事项就近办便民服务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我县在异地事项“就近办”便民服务工作中的成效与经验,深入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持续深化便民服务改革,推动异地事项“就近办”工作再上新台阶,真正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服务管理部门、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镇(街道)分管领导以及服务中心负责人。刚才,县服务管理部门汇报了全县异地事项“就近办”工作总体情况,X镇、X街道也结合实际作了交流发言,内容详实、措施具体,讲得都很好,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相互学借鉴,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下面,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深刻认识异地事项“就近办”工作的重要意义与显著成效

  (一)异地事项“就近办”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人户分离现象愈发普遍,群众异地办事面临“多地跑”“折返跑”等难题。我县聚焦这一痛点,积极探索异地事项“就近办”便民服务模式,在毗邻的市区X镇、X镇、镇与我县街道、镇、 ……略…… 措有效提高了服务效能,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增强了群众对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二、正视问题,准确把握异地事项“就近办”工作的短板与挑战

  (一)事项覆盖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虽然我县在异地事项“就近办”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可办理的事项主要集中在高频民生领域和部分企业开办事项,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业技术资格认定等领域的覆盖不足。据统计,全县“跨域通办”事项中,民生类事项占比达78%,而工程建设、专业技术服务等领域事项仅占22%。例如,X镇某建筑企业在办理跨区域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时,仍需往返多地提交材料,办理周期长达1个月,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一些低频但群众需求迫切的事项,如异地法律援助申请、异地公证办理等,尚未纳入“就近办”服务范围,无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办事需求。

  (二)部门协同与数据共享存在壁垒

  异地事项“就近办”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需要高效的协同配合和数据共享。然而,目前部分部门之间仍存在职责不清、沟通不畅的问题。在办理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时,存在相互推诿、重复审核的现象,导致办事效率低下。例如,在办理异地社保转移业务时,人社、医保等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不及时,申请人需要多次提交相同材料,办理时间长达1个月以上。同时,由于各部门业务系统建设标准不一,数据格式不兼容,部分事项仍需通过人工传递材料和信息,难以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制约了“就近办”工作的深入推进。

  (三)服务能力与群众需求存在差距

  随着“就近办”工作的深入开展,群众对服务的便捷性、专业性和个性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部分服务中心存在人员配备不足、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帮代办专员对异地政策和业务流程掌握不熟练,在办理复杂事项时容易出现错误或延误。例如,在办理异地企业税务申报业务时,由于帮代办专员对市区的税收政策理解不到位,导致企业申报材料多次被退回,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部分服务中心的硬件设施和服务环境有待改善,缺乏智能化设备和人性化服务设施,无法为群众提供舒适、便捷的办事体验。

  三、强化举措,全力推动异地事项“就近办”工作提质增效

  (一)扩大事项覆盖范围,满足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

  一是深入调研群众需求。组织开展全县异地办事需求大调研,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梳理出高频、急需纳入“就近办”范围的事项清单。重点聚焦工程建设、专业技术服务、司法公证等领域,年内新增“跨域通办”事项50项以上。二是加强与毗邻地区沟通协作。主动与市区、市县等周边地区对接,共同梳理可拓展的异地办理事项,探索建立更多领域的服务合作机制。例如,与市区联合推出异地人才引进服务事项,为两地企业和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动态调整事项清单。根据政策变化和群众需求,及时对“就近办”事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确保清单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二)深化部门协同与数据共享,提升办事效率

  一是建立健全部门协同机制。成立由县服务管理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异地事项“就近办”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跨部门协作流程,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实行并联审批、联合办理。例如,在办理异地企业开办业务时,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部门要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办理机制,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日办结”。二是加快推进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数据资源,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地区数据的实时共享和交换。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在异地事项办理中的应用,减少纸质材料提交,提高办事效率。力争年底前实现80%以上“跨域通办”事项全流程线上办理。三是加强监督考核。将部门协同和数据共享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各项协同机制和数据共享措施落到实处。

  (三)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一是加强人员培训。制定帮代办专员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异地政策解读、业务流程培训和服务规范培训。邀请毗邻地区业务骨干进行授课,开展业务交流和案例研讨,提高帮代办专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年内开展专题培训不少于6次,培训人员覆盖所有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二是优化服务环境。加大对服务中心硬件设施的投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