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压实责任,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各乡镇(街道)负责人、农资经营门店代表、种植大户、农药生产企业负责人,以及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刚才,部分乡镇、企业代表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了汇报发言,分享了工作经验与思路,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务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聚焦监管效能提升,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一)完善名录管理,实现精准化监管
重点品种和学校直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学生_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重点品种农产品生产者名录,涵盖蔬菜、水果、畜禽等大类个品种,涉及生产者家;学校直供农产品生产者名录覆盖全市所学校,对接供应商X家。但名录动态更新机制尚未健全,部分生产者信息存在滞后现象。例如, ……略…… 责任
(一)强化宣传培训,提升制度知晓率
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是落实农产品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市农产品生产主体对该制度的知晓率仅为75%,部分生产者存在认识不足、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为提高制度普及率,各乡镇(街道)要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送政策下乡”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手册、现场指导等方式,向生产者宣传合格证开具的意义、要求和流程。2025年计划开展专题培训场次,培训生产者人次,发放宣传资料X万份,确保生产者对制度知晓率达到95%以上。同时,制作通俗易懂的动画视频和图文教程,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进行广泛传播,扩大宣传覆盖面。
(二)加强督促指导,规范合格证开具
虽然我市已有部分农产品生产主体开始开具合格证,但存在内容不完整、信息不真实等问题。在随机抽查的份合格证中,有%未标注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存在虚假标注现象。农业农村部门要组建技术指导小组,深入生产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一对一指导合格证开具工作。建立合格证开具示范基地,选取家管理规范的生产主体作为示范点,组织其他生产者参观学习。推行合格证电子化管理,开发“农产品合格证开具APP”,实现合格证在线开具、查询和追溯,提高开具效率和准确性。对不按规定开具合格证的生产主体,纳入重点监管名单,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处罚。
(三)落实各方责任,形成监管合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生产主体、乡镇政府和监管部门协同发力。生产主体要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如实填写合格证信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政府要履行属地监管责任,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将合格证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对村(社区)的考核内容。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机制,对市场上销售的无合格证农产品依法进行查处。例如,区通过部门联动,查处了起销售无合格证农产品案件,有效震慑了违法行为。2025年,要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履职不到位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三、深化农业投入品监管,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一)规范经营行为,建设标准化门店
农资经营门店是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的重要关口。目前,我市共有农资经营门店家,但部分门店存在经营不规范、台账记录不全等问题。在检查中发现,%的门店未建立农药销售台账,%的门店存在超范围经营现象。为规范经营行为,市农业农村局要制定《农资经营标准化门店建设标准》,从店面布局、商品陈列、台账管理、人员资质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开展农资经营门店标准化创建活动,计划2025年创建标准化门店家,通过以点带面,提升全市农资经营管理水平。对达到标准的门店给予资金奖励和政策扶持,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吊销经营许可证。
(二)加强质量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农业投入品质量直接影响农产品安全。近年来,我市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次,查获假劣农药、化肥吨,立案查处案件起,但农资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为加强质量监管,要建立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常态化机制,全年计划抽检农资产品批次,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及时下架并追溯源头。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非法添加禁用物质等违法行为。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对违法违规主体实行“黑名单”管理,限制其市场准入。例如,县将家多次违法的农资企业列入“黑名单”,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同时,畅通举报渠道,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对群众举报的线索及时进行核查处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打假的良好氛围。
(三)推进废弃物回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农药包装废弃物随意丢弃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造成农产品二次污染。目前,我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仅为60%,部分田间地头、沟渠仍可见大量废弃农药瓶、包装袋。为解决这一问题,要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在各乡镇(街道)设立回收站点个,配备专职回收人员名。推行“以旧换新”“押金返还”等激励机制,鼓励农户主动交回废弃包装物。农业农村部门要与环保部门加强协作,规范废弃物运输和处置流程,确保废弃物得到安全处理。2025年,力争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提升至80%以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四、加快品牌认证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培育力度,扩大品牌规模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