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攻坚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三年我区在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中的成效与经验,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凝聚各方力量,持续攻坚,确保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全面妥善解决,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升公信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区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镇、街道分管领导以及社区代表。刚才,区工作专班对前期工作情况作了详细汇报,分析透彻、措施具体,讲得都很好,我完全同意,大家务必严格落实到位。下面,结合我区实际工作,我讲四点意见。
一、总结工作成效,坚定持续攻坚信心
(一)高位推动,构建四级联动工作格局
自202x年6月X发布《关于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以来,、高度重视,将化解工作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成立了以常务副区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了专业工作专班,构建起市、区、镇街、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难点堵点。例 ……略…… 务
(一)剩余问题难度更大,需突破多重障碍
虽然前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剩余的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难度更大、情况更为复杂。部分问题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交叉,协调难度大;一些开发企业已经注销或破产,责任主体难以确定;还有些项目存在土地权属不清、规划变更等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例如,X片区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缺乏完整的建设资料,土地权属存在争议,涉及多个历史时期的政策变化,导致登记工作推进缓慢。面对这些复杂问题,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群众诉求日益迫切,维护稳定责任重大
随着群众法律意识和_意识的不断提高,对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诉求日益迫切。不动产登记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房产证不仅是房屋所有权的证明,还与子女入学、银行贷款等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容易引发群众不满和社会矛盾,影响_。近期,我们收到多起群众关于不动产登记问题的投诉,反映强烈。因此,我们要从维护_、保障群众权益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推进剩余问题的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三)政策环境不断变化,把握机遇主动作为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措施,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例如,上级部门放宽了部分登记条件,简化了办事流程,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政策空间。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不断升级完善,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共享创造了条件。我们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加强政策研究,善于利用政策机遇,主动作为,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攻坚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强化工作举措,确保攻坚取得实效
(一)深化分类处置,精准施策破解难题
一是持续完善五大分类处置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制定更加细化、具体的解决方案。对于土地权属不清的问题,自然资源部门要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土地权属调查,依据历史档案和相关法律法规,尽快确定土地权属。例如,对于区域存在争议的土地,要在一个月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形成处理意见。二是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定期会商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由自然资源、住建、税务、法院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在处理开发企业破产的项目时,法院要加快破产清算程序,住建部门要协助做好工程质量验收,税务部门要依法核定税费,确保群众能够顺利办理不动产登记。三是对重点难点问题实行挂牌督办,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于剩余的个重点问题项目,由区领导包保负责,定期督查进展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优化办事流程,提高登记服务效率
一是进一步简化不动产登记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在保证登记质量的前提下,将一般登记业务办理时限从法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抵押登记业务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二是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办理。开发不动产登记网上服务平台,开通网上申请、在线缴费、进度查询等功能,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登记业务。同时,在各镇、街道设立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配备自助服务设备,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业务。三是加强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服务礼仪培训,推行“微笑服务”“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一是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措施、办理流程和工作进展情况,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和短视频,在社区、小区等场所进行发放和播放,让群众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办理途径。二是建立健全群众沟通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设立专门的咨询电话和投诉邮箱,安排专人负责解答群众疑问和处理投诉。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在24小时内进行回复,并跟踪处理进度,确保群众满意。三是树立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解决问题过程中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