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审计整改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县审计整改工作成效,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审计整改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审计“经济体检”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四大家分管领导,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县审计局、财政局、纪委监委、巡察办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被审计单位代表。刚才,X镇、X街道、县审计局、县财政局作了汇报发言,对审计整改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和下一步计划阐述得十分清晰,讲得都很好,我完全同意,大家务必严格按照要求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县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审计整改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整改则是确保审计监督实效的关键环节。从全国层面来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多次强调要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将审计整改成效作为检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推动审计查出问题全面整改。在我省,202x年省级审计工作报告指出,全省通过审计整改促进增收节支 ……略…… 建账、对号结账、销号下账”管理。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问题个,整改完成率达X%,有效压实了被审计单位整改责任。三是协同联动成效显著。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党委政府督查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列入巡察内容次,开展联合督查次,形成了强大的整改合力。通过信息共享、联合调查等方式,推动个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四是长效机制逐步健全。聚焦审计发现的共性和普遍性问题,推动被审计单位举一反三,修订完善管理制度项,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例如,针对审计发现的政府采购领域问题,县财政局修订了《X县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规范了采购流程,减少了违规操作现象。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审计整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单位对审计整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审计、轻整改”的思想,主要负责人未亲自抓整改,导致整改工作推进缓慢。如X单位对审计指出的问题,整改方案反复修改仍不符合要求,整改期限已过,问题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二是整改质量有待提高。一些单位整改措施不够精准,存在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现象。在对项目审计整改“回头看”中发现,单位上报已整改的问题,实际整改不彻底,仍存在情况,整改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协同联动机制不够健全。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协作配合不紧密,未能形成强大的整改合力。例如,在处理审计发现的XX问题时,涉及多个部门职责,但部门间相互推诿,导致问题久拖不决,影响了整改效率。四是长效机制作用发挥不足。部分单位未能从制度层面深入分析问题根源,修订完善的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未能从根本上杜绝类似问题发生。如单位虽然制定了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对关键环节的监督仍存在漏洞,导致类似财务违规问题再次出现。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进审计整改工作提质增效
(一)完善推进机制,增强审计整改引力
一是优化制度体系。在现有制度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审计整改流程和标准,制定《X县审计整改质量评估办法》,明确整改方案制定、整改过程跟踪、整改结果验收等各环节的具体要求,确保审计整改工作有章可循。二是深化监督贯通协同。加强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监督的贯通协同,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督查等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监督联席会议,通报审计整改情况,研究解决难点问题。三是分类推进整改。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明确全面整改、专项整改和重点督办的范围和要求。对于涉及民生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等领域的问题,实行重点督办;对于具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改,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责任落实,激发审计整改动力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要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审计整改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措施和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将约谈主要负责人,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二是严格台账管理。审计部门要完善“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台账,加强对整改情况的动态跟踪,定期更新台账信息。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及时组织验收;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分析原因,督促被审计单位加快整改进度。三是开展“回头看”。建立审计整改“回头看”长效机制,每半年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已整改问题是否反弹、未整改问题整改进展情况。对“回头看”中发现的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等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加强协同联动,凝聚审计整改合力
一是强化部门协作。建立审计整改部门协作机制,明确纪检监察、巡察、财政、国资等部门在审计整改中的职责分工。例如,纪检监察部门对审计移送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要及时查处;财政部门对审计发现的财政资金管理问题,要加强监管和指导。二是实现信息共享。搭建审计整改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部门掌握的审计整改信息,实现信息实时互通。被审计单位要及时将整改情况上传至平台,审计部门、监督部门通过平台进行跟踪监督,提高整改工作效率。三是开展联合督查。针对审计整改中的难点问题,组织纪检监察、巡察、审计等部门开展联合督查,形成工作合力。通过联合督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审计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四)健全长效机制,提升审计整改效力
一是深挖问题根源。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从_机制层面提出整改建议。被审计单位要高度重视审计建议,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剖析问题原因,找准问题症结,为建立长效机制奠定基础。二是完善制度建设。针对审计发现的共性和普遍性问题,推动相关部门修订完善管理制度。例如,针对审计发现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国资部门要制定《X县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范国有资产处置、使用等流程。同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地见效。三是加强内控管理。被审计单位要以审计整改为契机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