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职业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我县过往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系统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凝聚工作合力,切实提升我县职业健康监测工作水平,为广大劳动者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卫生健康委、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以及重点企业代表、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人员等共XX余人。刚才,X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科、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企业代表分别作了汇报发言,结合实际分析了工作情况,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讲得非常全面、深入,我都表示赞同,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下面,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监测工作是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的必然要求
劳动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家庭幸福与_。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县各类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工作场所中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危害因素日益复杂多样。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现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XX家,涉及劳动者XX万人。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监测工作场所危害因 ……略…… 测网络,累计设置监测点XX个,基本实现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全覆盖。
(二)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我县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硬件设施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投入XX万元购置了先进的粉尘采样仪、气相色谱仪、噪声检测仪等监测设备,设备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先后组织XX人次参加国家、省举办的职业健康监测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XX场,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骨干。,我们还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监测工作,借助其专业优势,进一步提升了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02x年,我县监测数据的合格率达到XX%,较上一年度提高了XX个百分点。
(三)风险防控初见成效
依托监测数据,我县积极开展工作场所危害因素风险评估和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对监测中发现的高风险企业,县卫生监督所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采取工程防护、个体防护等措施降低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例如,X企业在监测中被发现苯系物超标,通过整改,将生产车间苯系物浓度从XXmg/m³降至XXmg/m³,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同时,我们还通过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企业和劳动者的防护意识。202x年,全县企业职业健康防护设施配备率从XX%提高到XX%,劳动者个体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率从XX%提升至XX%,有效降低了职业病发病风险。
三、正视存在问题,切实增强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部分企业对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生产、轻健康的错误观念。认为监测工作会增加企业成本,影响生产进度,对监测工作消极应付,甚至存在虚报、瞒报监测数据的现象。据统计,在202x年的监测数据核查中,发现XX家企业存在数据不实问题,严重影响了监测工作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一些部门对监测工作的协同配合意识不强,存在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情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二)监测覆盖存在盲区
虽然我县已基本实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覆盖,但在一些小微企业和新兴行业中,监测工作仍存在盲区。部分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短缺,未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也未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监测;一些新兴行业如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其工作场所危害因素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现有的监测技术和方法难以完全适应,导致这些领域的职业健康风险难以有效掌握。
(三)技术支撑仍显不足
尽管我县在监测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实际需求相比,技术支撑仍显不足。一方面,部分监测设备老化,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对新型危害因素的监测需求;另一方面,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制约了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较弱,未能充分发挥监测数据在风险防控和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四、明确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将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部门间协同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卫生健康委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做好技术指导和数据汇总分析;县卫生监督所要加大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二是压实企业责任。企业是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加大监测经费投入,配备专职监测人员,定期开展自查自纠,确保监测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对拒不履行监测义务的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扩大监测覆盖,消除监测盲区
一是摸清企业底数。各乡镇、各部门要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掌握辖区内企业数量、行业类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等情况,建立动态管理台账。202x年底前,完成对所有企业的摸底调查工作。二是扩大监测范围。在巩固现有监测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小微企业、新兴行业的监测覆盖。对从业人员XX人以上的小微企业,由县财政给予一定补贴,鼓励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监测;针对新兴行业,组织专家开展调研,制定个性化监测方案,确保监测工作无死角、无盲区。202x年,计划新增监测企业XX家,监测点XX个。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监测水平
一是加大设备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XX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更新和购置先进的监测设备,重点配备针对新型危害因素的检测仪器。同时,鼓励企业自主采购先进监测设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二是强化人才培养。制定职业健康监测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每年组织XX人次参加专业培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我县开展技术指导。建立人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