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2025年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全市志愿服务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推动全市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市、区)分管负责同志、志愿服务工作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重点志愿服务组织代表、企业代表以及社区代表等。刚才,X县、X市、市红十字会、集团运营有限公司、X市义工协会、区社区分别围绕志愿服务组织队伍建设、品牌项目打造等工作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有实践经验,又有创新思路,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借鉴,切实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而志愿服务正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截至202x年底,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较202x年增长X%;累计志愿服务 ……略…… 业帮扶方面,县已组建“农技专家志愿服务团”,吸纳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个行政村开展技术培训场,帮助农户解决种植养殖难题个,带动户家庭增收,户均年增收元。接下来,要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力争年底前实现全市X%以上行政村有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在人才培育上,要依托“三支一扶”志愿者、返乡大学生等_,开展“乡村教育帮扶”“技能培训下乡”等活动,2025年计划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场次,惠及群众万人次。同时,要注重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如市“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队走进乡村学校,开设壮锦编织、山歌传唱等课程,已培养青少年传承人X名,这种模式要在全市推广,让志愿服务成为传承乡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载体。
(二)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提升志愿服务精度
志愿服务的本质是服务民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市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打造一批有温度、有实效的服务项目。在教育帮扶方面,“希望工程・烛光行动”已组织名优秀教师志愿者到所乡村学校支教,覆盖学生人,2025年要扩大支教规模,新增支教点个,惠及学生万人。医疗志愿服务要重点关注偏远地区,市“健康乡村”项目组织医疗志愿者团队深入个乡镇,开展免费义诊次,筛查慢性病患者人,建立健康档案份,这种“移动医院”模式要在全市推广,年内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组建支常态化医疗志愿服务队。养老服务方面,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城市空巢老人需求,区“银龄关爱”项目通过“一对一结对”“定期上门服务”等方式,为名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服务,2025年要实现全市养老服务志愿服务覆盖率达%,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针对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_,要建立需求清单、项目清单、资源清单“三张清单”,推动志愿服务供需精准匹配,让每一项服务都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志愿服务发展合力
(一)完善_机制,夯实志愿服务基础
健全的_机制是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_,明确各级文明办、民政部门、群团组织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职责,形成“领导、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目前,我市个县(市、区)已成立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的乡镇(街道)设立志愿服务工作站,但仍有个县尚未完成机构建设,相关县要在2025年月底前全部挂牌运行。同时,要完善制度体系,出台《市志愿服务激励办法》,对服务时长超过小时的志愿者给予交通补贴、公共服务优待等政策支持,如集团已为名优秀志愿者提供公交免费乘车服务,这种做法要在全市推广。,要建立志愿服务信用评价体系,将志愿者表现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对优秀志愿者在就业、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激发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二)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志愿服务保障能力
志愿服务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支撑,要统筹、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形成资源集聚效应。层面,要将志愿服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25年市级财政志愿服务专项经费要达到万元,较202x年增长%,各县(市、区)也要按比例增加投入。企业方面,要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基金等方式支持志愿服务,如集团X分公司每年捐赠万元用于支持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项目,这种模式要进一步推广,力争2025年全市参与志愿服务捐赠的企业达家以上。社会层面,要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培育,全市已建成志愿服务孵化基地个,培育社会组织家,2025年要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有个标准化孵化基地,新增注册志愿服务组织X家。同时,要加强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依托“志愿服务平台”,实现志愿者注册、项目发布、时长记录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目前平台已注册志愿者万人,2025年要实现全市志愿服务数据互联互通,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精准度。
四、弘扬志愿精神,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志愿服务社会影响力
志愿精神的传播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讲好志愿者故事,传播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