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县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目的是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进一步拧紧思想总开关,筑牢洁防火墙,激发担当新动能。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通报了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省,我们必须深刻汲取教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向纵深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以案为鉴,拧紧思想总开关
(一)以思想铸魂为本,夯实理想信念根基。理想信念是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纵观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绝大多数问题的产生都源于理想信念的滑坡。X单位王X的案例尤为典型,起初他对现金贿赂尚能保持警惕,却在烟票等看似不起眼的实物诱惑下逐渐失守,最终深陷腐败泥潭。这一蜕变过程深刻揭示了一个规律,思想防线的松动必然导致权力观的异化。当前,必须将_作为武装头脑的核心内容,构建常态化学机制。通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化理论中心组学、规范“三会一课”等途径,推动的创新理论真正转化为 ……略…… 权力监督缺位是滋生腐败的重要诱因。从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来看,工程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仍是腐败易发多发地带。以X村支部林X案件为例,其未经民主程序擅自处置集体土地的行为,不仅侵害群众利益,更暴露出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失范、监督机制空转的深层次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必须从制度和技术两个维度同步发力,在制度层面,要全面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将村级事务系统梳理为决策审批、事务管理、监督检查等三大类XX余项具体事项,配套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力、流程之外无例外;在技术层面,纪检监察机关要打造智慧监督平台,整合社保、医保、等XX类民生资金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跨系统比对分析,通过自动预警异常交易、智能识别利益输送等功能,让隐蔽的微腐败行为在技术探照下无所遁形。这种“制度+科技”的监督模式,既划清了权力边界,又实现了动态监控,为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提供了双重保障。
(二)创新基层监督机制,破解熟人社会治理困境。基层治理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人情社会对监督效能的消解。X镇原委员李X在换届选举中的拉票贿选案,深刻揭示了熟人关系网对生态的侵蚀。要打破这种监督困局,必须构建多维度的监督网络,首先,推动监督力量下沉,在乡镇设立实体化运行的纪检监察工作室,向每个村(社区)派驻专职监察联络员,建立周走访、月报告、季研判工作机制,使监督探头直达神经末梢;,搭建数字化监督平台,开发具备实名举报、匿名保护、进度查询等功能的监督APP,设置扫码举报微信小程序,配套建立48小时响应机制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去年X县通过该渠道收集问题线索同比增加XX%;最后,推行村级财务非现金结算制度,明确规定单笔支出超XXX元必须通过银行转账,配套建立村务卡电子支付系统,实现资金流转全程留痕。这种“人力+科技+制度”的三维监督体系,有效破解了熟人社会监督难题。
(三)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开展靶向专项整治。乡村振兴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资金投入密集,极易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根据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必须紧盯三个关键环节,在产业项目方面,建立“立项、审批、建设、验收”全流程监督台账,对XX万元以上的项目实行提级监督,去年已发现虚假招标、违规转包等问题XX起;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借鉴三资监管平台经验,将全县村集体资产统一纳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资产登记电子化、合同签订规范化、收益分配透明化,X镇通过平台追回被侵占集体土地XX余亩;在耕地保护方面,运用卫星技术开展天上看、地上查动态监测,严肃查处乱占耕地建房等违法行为。同时建立“一案双查”机制,既追究直接责任,又倒查监管责任,今年共问责履职不力的员干部XX人。通过这种重点突破+系统治理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
三、强化担当,确保落地见效
(一)压实全面从严治两个责任,构建协同联动工作格局。全面从严治是新时代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必须通过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形成强大合力。全县各级组织要牢固树立抓好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将风政建设与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同谋划、同推进、同检查,建立定期研判、动态督导、年度考核的闭环管理体系。组织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点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亲自把关;领导班子成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在分管领域建立政风险清单化管理机制,做到业务工作覆盖到哪里,风政建设就延伸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监督执纪主责主业,完善清单式监督、嵌入式监督模式,对落实责任搞形式、走过场的,既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也要倒查相关领导的领导责任,以刚性问责倒逼责任落地生根。
(二)完善严管厚爱并重机制,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