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托育服务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市托育服务实现规范化、专业化、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卫健委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区)卫健委主任、托育工作业务骨干,全市各托育机构负责人、保健医生代表,以及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等,共计200余人。刚才,市卫健委托育服务科、X区卫健委、X县托育机构代表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实在、很有针对性,既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更提出了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深刻认识托育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高度重视托育服务工作,将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出台了《全市托育服务发展实施方案(202x-2025年)》《关于促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托育服务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据统计,截至202x年底,全市共建成各类托育机构87家,其中普惠性托育机构52家, ……略…… 训,为从业人员提供科学指导。,我们还建立了常态化监管机制,202x年共开展托育机构专项检查4次,检查机构87家,发现并整改问题120余个,对3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机构进行了停业整顿,有效保障了婴幼儿的健康安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托育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从数据来看,X区、县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托位数已达到每千人口4.5个以上,而县、X区等偏远地区仅为2.8个,差距较为明显;二是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虽然持证上岗率达到了85%,但其中具备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仅占15%,大部分从业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在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能力不足;三是服务供给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我市托育机构主要以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为主,针对0-1岁婴幼儿的托育服务仅占10%,而夜间托育、临时托育等多样化服务更是严重短缺,难以满足家庭的多元化需求;四是政策落实还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部分县(区)在普惠性托育机构补贴发放、用地保障等方面存在滞后现象,影响了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推动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托育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2026年底,全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普惠性托育机构占比保持在65%以上;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其中具备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比例提升至30%;托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托育服务保障体系
政策是推动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要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支持政策,为托育服务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是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市财政将继续加大托育服务专项经费投入,2025年计划安排资金20xx万元,较202x年增长33%,重点支持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从业人员培训等。各县(区)也要按照不低于人均5元的标准设立托育服务专项经费,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同时,我们将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预计2025年可争取省级资金500万元以上,用于弥补偏远地区托育服务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优化土地与规划保障。在城市更新、新建住宅小区规划中,要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的标准配套建设托育服务设施,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对于老旧小区改造,要统筹利用闲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废弃的幼儿园、社区活动中心等,改造建设托育机构,2025年计划改造建设10个这样的托育点,新增托位数500个。三是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托育机构,按照国家规定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用水、用电、用气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标准执行,降低机构运营成本。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托育机构的信贷支持,提供优惠利率贷款,解决机构融资难题。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
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托育服务质量,我们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一是扩大培训覆盖面。借鉴2025年托育机构卫生保健培训班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2025年计划开展市级培训6期,培训人员1000人次以上;各县(区)也要开展相应的培训,确保每个托育机构每年至少有2名从业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培训内容要更加丰富,除了政策解读、卫生保健、消防安全等基础内容外,还要增加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心理行为评估、急救技能等实操课程,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二是健全评价与激励机制。完善保育员、保健医生等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体系,2025年将组织开展全市托育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机构给予表彰奖励,获奖人员可直接晋升职业技能等级。同时,建立从业人员薪酬待遇保障机制,指导托育机构合理确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稳定人才队伍。三是加强校企合作。支持市内职业院校开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2025年计划培养专业人才300人以上。推动职业院校与托育机构建立实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也为机构输送后备人才,实现校企双赢。
(三)优化服务供给结构,满足多元化托育需求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据不同家庭的需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托育服务。一是增加普惠性服务供给。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大力发展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