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全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会议讲话 >

全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全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会议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_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总结我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推动农业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方向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参加今天的会议有相关领导,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及农业农村局局长,部分乡镇(街道)农业工作负责人,以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等。刚才,X县农业农村局、X、X农业科技公司、X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作了汇报发言,他们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在特色种植、产业融合、科技赋能、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内容详实、经验宝贵,我都同意,大家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更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农产品需求的关键举措。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保障粮食安全、夯实发展根基的必然选择

  粮食安全是国j-a全的重要基石,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_强调,“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我市作为农业大市,耕地面积达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万亩以上,粮食产量占全省的X%,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近年来,通过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推广良种良法,粮食单产和品质不断提升。例如,县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号”,亩产达到公斤,较普通品种增产%,且蛋白质含量高出个百分点,每亩增收元,既提高了粮食产量,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通过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全市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X%,较五年前提高X个百分点,实现了从“卖原粮”向“卖产品”的转变,提升了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益。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挑战,只有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才能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推进农业产业 ……略…… 技术实现对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病虫害等的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每亩节水%、节肥X%,增产X%以上。

  三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良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家,实现销售收入亿元,较五年前增长X%,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X%。例如,县的花生加工产业,从最初的简单剥壳加工,发展到现在的花生油、花生蛋白、花生休闲食品等系列产品,加工企业达家,年产值亿元,带动万亩花生种植基地发展。同时,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全市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家,年营业收入亿元;农村电商销售额达亿元,同比增长%。镇的“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模式,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当地的樱桃、草莓等农产品,年销售额达万元,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全市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达家,带动万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户均年增收X元。

  四是品牌建设不断推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稳步增强。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广,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个,其中区域公用品牌个,企业品牌个。例如,“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通过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产品价格提高%,畅销全国个省市;“生态大米”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高端品牌,每公斤售价达元,较普通大米高出倍,仍供不应求。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追溯体系,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较五年前提高个百分点,为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每年组织家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场,签约金额达亿元,有效拓宽了销售渠道。

  (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仍需优化,特色产业优势不够突出。虽然我市农业产业结构有了一定优化,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结构单一、特色不鲜明、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占比仍达X%,经济作物占比相对较低,且部分经济作物品种单一,如蔬菜种植中,普通叶菜类占比达X%,高端特色蔬菜占比不足X%,市场竞争力不强。在养殖业中,传统畜禽养殖占比大,特色养殖如水产养殖、特种禽类养殖等发展不足,占比仅为X%,未能充分发挥我市的水资源和生态优势。例如,X县的蔬菜种植,大部分农户仍以种植黄瓜、西红柿等常规品种为主,而周边地区也大量种植这些品种,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波动大,农民收益不稳定;X乡有丰富的林地资源,但林下经济发展缓慢,仅少数农户发展林下种植、养殖,规模小、效益低,未能形成特色产业优势。

  二是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创新驱动作用有待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全市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X%,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导致新品种、新技术研发能力薄弱。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老化、知识更新慢,全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岁以上的占%,具有高级职称的仅占%,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许多先进适用技术未能及时推广应用到生产中,据统计,我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X%,低于发达地区个百分点以上。例如,市的农业科研院所,每年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达项,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推广渠道和资金支持,能够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不足%;X村的农户仍然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对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了解甚少,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偏高。

  三是基础设施仍较薄弱,抗风险能力有待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灌溉保障能力不强。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X%,仍有万亩耕地缺乏有效灌溉条件,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例如,县的万亩耕地,由于灌溉设施落后,每年因干旱导致减产%以上。在农业机械化方面,虽然总体水平较高,但在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等领域机械化程度较低,如蔬菜种植的移栽、收获环节机械化率仅为X%,制约了产业发展。,农业保险覆盖面不够广,险种不够丰富,难以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全市农业保险参保率为X%,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率不足X%,一旦发生灾害或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农民损失较大。区去年因台风导致亩葡萄受损,由于未参加保险,农户直接经济损失达X万元。

  四是要素保障仍有欠缺,发展活力有待激发。资金投入方面,虽然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金融机构对农业的信贷支持不足,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依然存在。据调查,全市农业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满足率仅为X%,平均贷款利率较工业企业高个百分点。土地方面,农村土地流转不够规范,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且流转期限短、稳定性差,影响了经营主体的长期投入。人才方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突出。全市农业从业人员中,岁以上的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缺乏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专业人才。X镇的农业企业,多次想招聘农业技术人才,但因待遇、工作环境等原因,难以招到合适的人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

  针对当前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重点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取得新突破,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一是做强做优粮食产业,保障粮食安全。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位,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亿公斤以上。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推广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粮食新品种,建设优质小麦、专用玉米等生产基地万亩,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例如,在县建设万亩优质强筋小麦基地,推广“号”等优良品种,配套标准化种植技术,实现亩产公斤以上,蛋白质含量达%以上,满足高端面粉加工需求。同时,加快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培育壮大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开发面粉、淀粉、食品等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到年底,全市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以上,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的粮食加工企业家。,发展粮食循环经济,利用粮食加工副产品发展饲料、生物质能源等产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在种植业方面,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特色果品、道地中药材等产业。建设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万亩,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蔬菜产业集群,年产值达到亿元以上。例如,区建设万亩智能化温室蔬菜基地,种植番茄、黄瓜等高端蔬菜,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管理,产品直供大型商超和餐饮企业,每亩产值达万元。在特色果品方面,提质增效现有果园万亩,发展特色杂果万亩,培育一批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在养殖业方面,重点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和特色水产养殖。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个,年出栏生猪万头、肉牛万头、肉羊万只、家禽万羽;发展特色水产养殖X万亩,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提高水产品品质和产量。同时,依托特色种养业,发展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等业态,拓展产业功能。

  三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围绕粮食、蔬菜、果品、畜禽等主导产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个,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例如,在县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吸引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重点发展蔬菜精深加工、果汁饮料、肉类制品等,实现年产值亿元以上,带动周边万亩种植养殖基地发展。同时,支持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等高端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到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以上,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X:X以上。,发展“厨房”“预制菜”等新业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农业现代化水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