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2025年全市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在2025年全市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_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成效,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压奋进,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推动池州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新跃升,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江城市。

  刚才,市发改委、市住建局、贵池以及相关单位作了很好的汇报,既有面上进展,也有点上突破,既讲了成绩,也分析了不足,思路清晰、举措务实。方能斌、曹霞、胡军保同志也讲了具体意见,我都赞同。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当前工作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的紧迫感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决策部署,围绕打造“山水池州·灵秀九华”城市品牌,大力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做了大量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城市面貌和内涵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主要体现在:

  (一)规划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坚持规划先行,强化_。《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x-2035年)》已获批复,为城市未来发展锚定了空间框架。中心城区重点片区控规和城市设计持续深化,“一江两岸、拥江发展”的滨江城市格局加速构建。特别是东部产业新城、西部生态新城、高铁新区等重点板块的规划,更加注重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我们深刻汲取过去一些项目“重建设轻运营”的教训,在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天堂湖新区等项目的规划阶段就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参与,从源头上考虑业态布局、盈利模式和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做到“谋定而后动”。

  (二)城市功能短 ……略…… 业园。消费场景持续升级。推进新西街、同晖城市广场等商圈提档升级,引进知名连锁品牌首店8家。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平天湖月光经济带、清溪河畔休闲街区等特色消费场景。成功举办池州马拉松、杏花村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活动,集聚人气商气。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事项办理时限大幅压缩。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激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一是规划执行的刚性约束有待加强。部分项目在落地过程中存在随意调整规划、降低设计标准的现象,影响了整体品质。规划的前瞻性和统筹性,特别是与产业、人口发展的精准匹配度还需提升。二是功能短板依然明显。交通方面:主城区部分区域路网密度不足,微循环不畅问题依然存在;停车设施供给与快速增长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跨江通道不足仍是制约拥江发展的瓶颈。公共服务方面: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且布局不均衡,特别是教育园区的配套完善仍需加力;社区养老、托幼等普惠性服务供给不足。三是品质特色彰显不够。城市风貌特色不够鲜明,“千城一面”问题有所显现。对本地自然山水禀赋和历史人文底蕴的挖掘、融入与创新性表达不足,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城市景观和公共空间。部分街区、建筑品质不高,精细化、人性化设计欠缺。四是产业支撑和人口集聚能力不足。城市产业能级有待提升,新兴产业规模不大,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强。城市人口总量偏小,结构有待优化,青年人口流入吸引力不足,制约了城市活力和消费升级。五是市场化运营水平不高。部分城市建设项目、公共设施运营效率低、效益差,过度依赖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可持续运营能力弱。在引进高水平城市运营商、知名商业品牌方面仍需突破。面对这些问题和差距,面对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期盼,我们没有丝毫理由自满,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下更大功夫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活力实现质的提升。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奋力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活力实现新跃升

  做好下一阶段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滨江城市”目标定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坚持高端化、国际化的视野,对标长三角先进城市,突出运营前置思维,以重点项目为牵引,以高效协同为保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池州特色的内涵式发展新路。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规划引领与刚性_并重,绘好城市发展“工笔画”。一是强化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高质量完成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报批,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详细规划(尤其是重点片区、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环境景观的控制引导。严格规划修改程序,任何人、任何项目都不得随意突破规划红线、降低建设标准。建立健全贯穿规划编制、实施、监督全过程的制度体系。二是深化“运营前置”理念。在重大片区开发、重要公共建筑、大型文旅项目等规划阶段,必须同步考虑业态策划、运营模式、投资回报和市场风险。引入国内外顶尖的战略咨询机构、城市运营商参与规划设计,确保项目“建得好、用得上、可持续”。例如,在天堂湖新区、高铁站前区的开发中,就要明确核心业态、目标客群和运营主体,避免建成后“晒太阳”。三是注重特色风貌塑造。充分挖掘池州“山、水、佛、茶、诗”的文化底蕴和“滨江、滨湖、环山”的自然禀赋,制定城市风貌_导则。加强对城市天际线、建筑色彩、体量、风格、第五立面(屋顶)的引导控制。重点打造沿长江、平天湖、清溪河的滨水景观风貌带,塑造具有“山水诗画意境”的独特城市意象。保护好杏花村、齐山-平天湖等区域的景观视廊。

  (二)坚持补齐短板与锻造长板并行,筑牢城市功能“硬支撑”。一是攻坚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举全市之力保障池黄高铁如期建成通车,推动九华山机场改扩建工程早日竣工投用,积极谋划推进池州长江公铁大桥等重大过江通道项目前期工作,彻底打通拥江发展“主动脉”。主城区内部:全力打通秋浦东路、昭明大道等关键性“断头路”“瓶颈路”,实施一批次干路、支路网加密和“白改黑”工程。持续扩大智慧停车系统覆盖面,新增公共停车位1500个以上,探索建设立体停车库。优化公交线网和站点设置,提升公交运行效率和准点率。二是提升基础设施韧性。全面建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启动二期建设,实现对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等风险源的智能化监测预警全覆盖。全面推进主城区剩余区域的雨污分流改造,确保按计划完成。加快老旧管网更新改造(供水、排水、燃气、供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城市应对极端天气能力。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打造一批示范项目。三是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教育方面:全力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市中医院新院区、市妇幼儿童医院建设,确保按质按期投用。深化与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办医。加快补齐社区养老、普惠托育服务短板,新建一批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托育机构。教育园区功能品质提升要提速:在确保市一中东部校区、校新校区等在建项目按期交付的同时,必须实质性加快园区内综合医院(或大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型商超、文化体育场馆、人才公寓等配套项目的规划选址和建设进度,力争明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切实解决园区师生和居民的后顾之忧。优化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三)坚持品质提升与特色彰显并进,擦亮城市形象“金名片”。一是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新开工45个),将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作为重点。高标准推进“美丽街区”建设,重点打造长江路(核心段)、秋浦路、翠柏路等示范街区,全面提升道路景观、建筑立面、店招标牌、城市家具品质。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孝肃街、秀山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与活化利用,让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二是精心打造魅力公共空间。高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