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县医共体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县医共体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县医共体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医共体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医共体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我县医共体建设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压实责任,推动我县医共体建设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相关领导,县卫健委、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医共体牵头医院、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分管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等。刚才,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X镇中心卫生院等部门和地区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既总结了经验,也提出了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深刻认识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县始终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力推进医共体建设,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医共体建设体系逐步完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我县自启动医共体建设以来,坚持主导、统筹规划,不断健全医共体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建设体系。通过明确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了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以资源共享中心建设为例,我县已建成医共体中心药房,有效整合了县域内药品资源, ……略…… 络日益紧密,工作落实更有保障

  健全联动服务网络是推进医共体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县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加强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每季度组织3家牵头医院召开医共体乡镇会议,列出工作清单,督促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按时限落实。今年以来,牵头医院共选派5名人员到成员单位任院长、执行院长和副院长,为成员单位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管理水平。同时,选派业务骨干到成员单位开展坐诊、查房和技术指导,持续开展“百医进百村”等“七个百”活动,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能力。

  今年以来,县乡医疗机构共组织320人次医务人员深入乡、村(社区)开展义诊42次,服务群众近6500余人;开展讲座培训65次、带教查房105余次、会诊120余次、示教手术62台次、评审病历420余份。这些活动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还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了业务水平,促进了县域医疗服务同质化发展。

  二、正视问题,找准差距,清醒认识医共体建设面临的挑战

  虽然我县医共体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资源共享中心作用发挥尚不充分

  尽管我县已建成了一批资源共享中心,但在实际运行中,部分中心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例如,医学影像中心虽然审核报告数量较多,但在区域内影像资料的互联互通、结果互认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导致部分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时需要重复检查,增加了患者的就医负担。远程会诊转诊中心的利用率也有待提高,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由于设备条件、人员技术等原因,未能充分利用远程会诊平台为患者提供服务。

  ,“心电一张网”试点范围还比较有限,仅在40个村卫生室开展,未能覆盖全县所有村卫生室,使得部分偏远地区的群众无法享受到便捷的心电图检查服务。中心药房在药品采购、配送等环节还存在一些衔接不畅的问题,影响了药品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二)慢病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虽然我县在慢病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慢病防治知识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部分群众对慢性病的危害认识不足,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导致慢性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不够及时。二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有待提高,部分家庭医生团队由于人员紧张、业务繁忙等原因,为患者提供的服务不够精准、细致,未能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三是慢病防治专家团队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联动不够紧密,专家团队的技术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慢病防治能力提升缓慢。

  (三)联动服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县医共体的联动服务机制还不够完善,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作清单的制定不够科学、合理,部分任务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导致落实效果不佳。二是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对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的考核指标不够明确,考核结果的运用不够充分,未能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滞后,县域内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未能实现充分共享,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同性。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医共体建设各项工作

  针对当前我县医共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狠抓落实,推动医共体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一)进一步完善资源共享中心建设

  一是加大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投入力度。要继续加强医学影像、医学检验、远程会诊转诊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设备,提升服务能力。要扩大“心电一张网”试点范围,在现有40个村卫生室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县所有村卫生室推广,力争年底前实现全覆盖。要加强中心药房建设,优化药品采购、配送流程,保障药品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二是推动资源共享中心高效运行。要建立健全资源共享中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分工,确保中心规范有序运行。要加强区域内医疗资源的整合与调配,打破部门壁垒和地域限制,实现影像资料、检验结果等信息的互联互通和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要提高远程会诊转诊中心的利用率,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远程会诊平台的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是强化资源共享中心的技术支撑。要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资源共享中心的技术水平。要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资源共享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例如,我们可以借鉴X市的先进经验,建立区域医学影像云平台,实现县域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影像资料实时上传、在线审核和结果互认。同时,加大对远程会诊平台的投入,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软件,组织专家开展远程培训和指导,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远程会诊能力。预计到明年年底,我县医学影像中心的审核报告数量将达到10000例以上,远程会诊转诊中心的远程会诊例数将突破500例。

  (二)全面提升慢病一体化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慢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要制定详细的宣传计划,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慢性病的危害、防治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慢性病防治主题日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