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村(社区)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上级关于加强基层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我镇即将全面展开的村(社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压实责任,为2026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刚才,会议对《X镇村(社区)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并开展了专题业务培训,内容详实、重点突出,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审计工作的重大意义
村(社区)是和国家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村(社区)干部是这条路上的“末梢神经”。他们的履职用权是否规范、洁,直接关系到集体利益的维护、群众福祉的增进,更关系到和在基层的形象与执政根基的稳固。开展村(社区)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力举措,也是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这是一次护航换届的“体检”。2026年,我们将迎来新一届的村(社区)“两委”换届 ……略…… 展的规范和引领。通过审计的“解剖麻雀”,推动实现“审计一点、规范一片”的治理效果,从而全面提升我镇基层治理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为推动X镇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基层基础。
二、聚焦关键环节,精准把握审计工作的核心要求
本次审计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审计重点,规范审计行为,确保审计工作精准有力、高质高效。各审计组要牢牢把握“经济责任”这一核心,把功夫下在平时,把问题查深查透。
第一,要紧扣“责任”二字,审清履职用权的“明白账”。经济责任审计,核心在“责任”。不能简单地就账查账,就钱算钱,必须把审计监督的重点聚焦到干部履职用权的全过程。要重点关注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在重大经济事项决策、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重要项目建设管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责任履行情况。要审查他们是否严格执行了民主决策程序,如“四议两公开”制度是否落到实处;要评估他们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方面的实际成效,看“家底”是厚了还是薄了;要检查他们在管理和使用惠民资金、救灾款物时,是否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通过对责任的审计,清晰地勾勒出干部履职的“经济画像”,为客观评价其功过是非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要紧盯“三资”管理,筑牢集体家底的“防火墙”。集体“三资”是村级组织的“命根子”,也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审计工作必须将“三资”管理作为重中之重。一要查资金管理。重点检查财务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存在“白条抵库”、坐收坐支、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账,各项支出是否真实合规,报销手续是否齐全。二要查资产管理。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核对账实是否相符,检查是否存在集体资产被无偿占用、随意处置、低价变卖或流失等问题。特别是对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要看其效益如何,是否存在管理不善导致价值贬损的情况。三要查资源发包。这是风险高发区。要重点审计集体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的发包、租赁和出让行为。审查其是否履行了公开招标等民主程序,合同签订是否规范,承包价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暗箱操作、以权谋私、低价发包给亲朋好友等问题。历史审计数据显示,一些地方的资源发包合同存在期限过长、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承包费长期拖欠等问题,造成了集体利益的巨大损失。我们必须用“火眼金睛”盯住这个环节,坚决堵住集体资产流失的“黑洞”。
第三,要紧抓“项目资金”,管好惠民利民的“活水源”。近年来,国家投入到农村的各类项目资金越来越多,这些资金是推动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的“活水源”。审计要对这些项目的立项、招投标、建设管理、资金使用及竣工验收等全过程进行监督。要核查项目建设的真实性、合规性,看是否存在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挤占套取等问题;要关注工程质量和项目效益,看项目建成后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惠及了群众。同时,对于各类补贴、补助、补偿款的发放,要逐项核对发放名册和标准,看是否存在优亲厚友、平均分配或冒名顶替等现象,确保的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第四,要拥抱数字赋能,探索智慧监督的创新路径。当前,我省正在大力推进数字和数字乡村建设。我们也要主动顺应这一趋势,积极探索“数字化+审计”的新模式。虽然目前我们镇级的数字化审计平台还在探索阶段,但我们要有这种前瞻意识。审计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从中发现疑点和线索。更要着眼长远,思考如何推动村级财务管理系统与未来的农经管理系统、审计监督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可以设想,未来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实现对村级财务数据的实时归集和动态监测。审计人员坐在办公室,就可以通过数据模型比对,自动预警大额现金支付、异常关联交易、资金长期沉淀等风险点,实现从“事后审计”向“事中监督”甚至“事前预警”的转变。这不仅能极大提升审计效率和精准度,更能构建起一张全方位、全天候的智慧监督网络。
三、强化责任担当,全力保障审计工作的落地见效
做好这次审计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镇上下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协同作战,密切配合,确保审计任务圆满完成。
第一,要压实领导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镇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做好日常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各审计组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组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带领审计人员保质保量完成审计任务。各村(社区)“两委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