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2025年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 >

在2025年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题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2025年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题调度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调度会,主题非常明确,任务也十分紧迫,就是聚焦我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调度、深入的剖析和系统的部署。昨天,镇已经传达了区级会议的最新精神,全镇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到,管好用好集体“三资”和乡村振兴资金,不仅是重大的经济任务,更是严肃的责任,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在基层的公信力,关系到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成败。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直面问题,以清醒的认识把握当前工作的严峻性与复杂性

  近年来,我镇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资产运营、资源开发、资金使用等方面,总体上是规范有序的,为改善民生、建设和美乡村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在去年9月,我镇还专门组织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培训,旨在提升基层干部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成绩不能掩盖问题,发展更不能回避矛盾。从近期巡察、专项审计以及我们正在开展的自查自纠工作情况来看,我镇在“三资”管理和资金监管领域依然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短板和漏洞。刚才,分管同志已经分别通 ……略…… 公里”有盲区。虽然我们建立了镇级的监管平台,各村也设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但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碍于人情世故,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监督职能虚化弱化。村级事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具体,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这种监督的缺失,为各类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土壤。同志们,以上这些问题,根源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有三个“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干部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管好“钱袋子”和“家底子”的极端重要性,责任心不强,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二是制度建设不到位。相关的制度规定虽然有,但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存在更新不及时、覆盖不全面的问题,没有形成一个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的制度闭环。三是责任落实不到位。压力传导层层递减,“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依然存在。板子没有真正打到具体人身上,导致一些问题屡禁不止、反复出现。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予以纠正。

  二、深挖根源、精准施策,以坚决的态度打好问题整改的攻坚战

  坚持问题导向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发现了问题,就要有解决问题的硬核举措。针对上述问题,全镇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

  第一,建立“一本账”,实行清单化管理。各相关科室、各村要对自查、巡察、审计发现的所有问题,进行再梳理、再核实,建立详细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这本“账”要做到“三明确”:明确问题具体表现,把问题是什么、发生在哪个环节、涉及多少资金资产等情况写清楚;明确整改目标和时限,能立行立改的,要马上整改到位,需要一定时间的,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责任压实到具体的领导、科室和个人,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这本账要实行动态管理、办结销号,整改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坚决杜绝“纸上整改”“虚假整改”。

  第二,打好“组合拳”,实施分类化处置。对于排查出的问题,要根据性质和情节,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置。对于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要立即纠正,完善手续,必要时可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规范账务。对于侵占、挪用、截留集体资金和乡村振兴资金的,一经查实,要坚决予以追缴,绝不姑息;涉嫌违纪违法的,要第一时间移交镇和有关部门处理,形成强大震慑。对于不规范的经济合同,要组织法律、经济等方面的专业力量进行逐一审核,通过协商、仲裁、诉讼等方式依法依规进行纠正或解除,最大限度挽回集体损失。对于闲置废弃的厂房、校舍、坑塘等资产资源,要逐一登记造册,深入研究盘活利用的有效路径,通过租赁、合作经营、入股等多种方式,变“死资产”为“活资本”,多渠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第三,织密“监督网”,推动常态化监督。问题整改不能只靠一阵风,必须依靠常态化的监督来巩固成果、防止反弹。要强化联动监督,整合镇、经管、农业、财政等部门的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要强化审计监督,将村级“三资”管理和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作为年度审计的必审内容,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要强化民主监督,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凡是涉及集体资产处置、重大项目建设、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必须经过民主程序决策。要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利用好公开栏、微信群等载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切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其成员的业务培训,保障其独立开展工作的权利,让他们真正成为群众利益的“守护人”。

  三、着眼长远、标本兼治,以务实的举措构建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体系

  问题整改是“治标”,解决的是当前最突出的矛盾;制度建设是“治本”,管的是长远和根本。我们必须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深刻反思背后的制度漏洞,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努力实现“整改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的效果。

  第一,要健全和完善“三资”管理制度体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但前提是制度本身要科学、管用。要对照上级最新政策文件精神,如《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和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合同管理的指导意见》等,结合我镇实际,对现有的“三资”管理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和修订。在资金管理上,要严格执行财务预决算制度,规范审批权限和流程,坚决避免现金结算的范围和额度,积极探索推广农村集体资金线上监管支付平台,实现所有收支可查询、可追溯。在资产管理上,要建立健全资产台账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家底清晰、权属明确。要规范资产的评估、流转、处置程序,特别是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